






在7月底举办的高维学堂第八届724科学创业节上,近百位经营者把自己经营企业多年来的心法、活法和干法,和盘托出。 我们把这近百位创始人的经营心得,按“高维经营全景图”三大系统之一的“经营支撑系统”——人+AI、流程、机制,将这近百位经营者和高维学堂导师团,在篝火夜话和主题演讲中分享的81条踩坑反思分成3大类,以飨诸君:
7月23-24日,高维学堂第八届724科学创业节如期而至。(“724”致敬的是创业者一周7×24小时全年无休的创业精神)
“假如你现在要离开公司,你会挑选谁做CEO才安心?”这个问题,可能90%的企业都没有人选,CEO也没做好准备。 然而现实中我们总会发现那些意料之中的意外:CEO身亡、病去、老去等。这时才想起挑选谁来做CEO,企业就容易陷入“宫斗”“阴谋家取位”“幼CEO上位”等困境,如同人到了80岁才想起要生孩子。公司难以传承,无法交棒,公司变成流星企业。
10年前,2015年1月3日,高维学堂第1期课程“呱呱坠地”。那时的创业想法很简单,让一些企业看到科学创业的力量,少走哪怕一丁点弯路也足矣。 10年光阴如白马过隙,3836个日夜的步履不停,就在最近(7月5日),高维学堂迎来了第2000期课程。
今天是7月1日建党节,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第104周年纪念日。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对于创业组织而言,从中可以学到许多由小做大、由弱转强的道理。我们向你推荐毛泽东的8字真言,可以说超越了一切复杂的组织理论。
低头捡钱的时代过去了。 现在到了弯腰耕作的时候,企业竞争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适应艰难或许是这个时代的底色:
“人少一半,活照样干?” 这是中驰股份创始人袁地保,在高维学完《流程型组织》后定下的一个“小目标”。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是裁员,但并非如此,其实是通过流程改造,比如重新梳理12条骨干流程、成立43个跨部门一条龙团队,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真正释放出潜能,从过往的“重复、无效工作”中解脱出来,最终实现“人效翻倍”。
拼多多、OPPO、vivo、极兔速递、小霸王和步步高等企业背后的男人…这是多数人对段永平的认知。 他堪称彪炳的投资战绩鲜少有人提及。这位网名“大道无形我有型”、主业是种菜和打高尔夫的男人,动辄玩出上百倍的投资回报:在特斯拉上赚到1亿美元,长期重仓苹果、茅台、英伟达和腾讯等“好公司”。
对于企业也一样,CEO(包括中高管)能成为好人吗? 我的观点是基本不可能成为好人。因为,成为好人,意味着CEO必须对谁都好,谁都不能得罪。 当CEO想成为老好人时,一家公司的灾难就开始出现了。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而言,向来是一个有切肤之痛的问题,但由于复杂程度过高,绝大多数企业不得其门而入。 高维学堂第21期夜校分享围绕这个话题,邀请高维学堂常驻导师高上,他曾在世界500强企业西门子担任供应链高管,服务过包括OPPO、vivo、大疆、美的、安克创新等企业的出海和跨境需求。
喜讯!高维学堂又一家学友企业沪上阿姨,最近上市啦! 在2024年茶饮行业闭店近两万家、趋向极度内卷的大环境下,沪上阿姨依旧逆势上扬,交出一份堪称彪悍的数据:第6家上市的新茶饮品牌、门店规模超过9300家、市值120亿元、GMV超过107亿元。
一年一度的“投资界春晚”:2025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前两天如约而至。 这可能是“股神”巴菲特最后一次主持股东大会。会上,他宣布自己将于年底退休,并指定阿贝尔作为CEO接班人。
企业里,总是活跃着这样一种管理者: 擅长在PPT里打胜仗。说起事来头头是道,干起事来却啥也不是; 对开无效会议情有独钟,还是“夜总会”常客——总爱在夜里开会,或者临近下班才开会; 背锅下属来,功劳自己背。企业里天天上演“宫斗剧”:挤走比自己能力强的下属,身边只留下忠心的“帮派打手”,公司变团伙…… 这也是许多企业都面临的困境“有高层,无高管”:只有职位意义上的高层,却没有能承担相应职能的高管。研究表明,招错高管,企业将付出相对于工资50倍的代价。
全球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再次语出惊人,在2月底接受美国记者塔克·卡尔森的主题为“美国的隐秘内战,以及在科技、经济和学术领域与中国的竞争”的节目访谈中,谈及美国内部矛盾以及中美竞争等话题,并着重提到处于爆发拐点的人工智能技术。
很多人认为,只要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只要做到了行业第一,自然就能赢得利润。因此,许多公司盲目追求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结果却一直在赔钱。 今天,做生意的逻辑变了,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不等于利润。利润只能来自于精心的、巧妙的企业设计。 那么,如何破解企业的利润密码,将其推进利润区,帮助企业家避免无利润黑洞呢?
构建战略控制点,是为了将公司保持在利润区内,并阻止其他公司抢夺本公司的利润。
们每次优化管理,可能都会增加一点效益。但是这个效益很有限,如果经营结构不解决,无限多个管理的优化,最终经营天花板依然是无法突破的。
管理者们,是时候扔掉“雨伞”,分发“雨披”给你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了。让你的团队为暴风雨做好准备,可能会成为你为他们和自己的职业生涯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