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 高维学堂|袁园:OGSM战略拆解 —— 将战略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年度计划 【北京6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1/7
  • 高维学堂丨韩雨廷:特许加盟-商业模式课—从模式成功到体系成功,打造万店连锁路径(餐饮行业)【上海5期】

    餐饮课/韩雨廷 报名:9/42
  • 高维学堂|赵传书:打造竞争领先型餐饮供应链—灵活应对变化 快速响应需求【深圳10期】

    餐饮课/赵传书 报名:2/42
  • 高维学堂|郭嘉:战略级项目管理-让战略落地,实现收益[北京6期]

    组织&人才/郭嘉 报名:2/42
  • 高维学堂|阿里大政委欧德张:做实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深圳83期]

    组织&人才/欧德张 报名:19/42
  • 高维学堂|“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上海102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21/80
  • 高维学堂|郭春鹏:餐饮私域会员增长实战课—从“流量”变“留量”,让“回头客”持续复购【上海10期】

    餐饮课/郭春鹏 报名:17/42
  • 高维学堂|张雷:跨境爆品打造-跨境系列课【广州16期】

    战略&业务/张雷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刘晴:外卖盈利模型重塑(连锁企业)—重塑外卖模型,实现利润倍增【5期】

    餐饮课/刘晴 报名:1/42
  • 高维学堂|罗毅:做对股权激励-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拼,一起赢【深圳3期】

    内控赋能/罗毅 报名:0/36
  • 高维学堂丨高上:供应链管理-如何实现快交付高周转【深圳36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28/42
  • 高维学堂 | 超级面试官 -创始人高管的面试课【深圳31期】

    组织&人才/川老师 报名:16/42
  • 高维学堂丨蒋伟良:组织设计总纲课-冲锋导向的组织与人才建设[北京16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12/60
  • 高维学堂丨Ronnie 陈陶琦:品牌投放策略-消费品从1到10的科学营销传播【上海28期】

    战略&业务/陈陶琦 报名:7/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销售业绩管理-让关键销售行为对准业绩增长 【上海26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6/42
  • 高维学堂|殷海龙:美团点评-门店差异化营销打法—四类门店精准适配,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深圳1期】

    餐饮课/殷海龙 报名:11/48
  • 高维学堂|于学航: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激活团队,成果翻倍【深圳13期】

    组织&人才/于学航 报名:28/42
  • 高维学堂|刘玖锋:1号找人官-创始人的战略性人才聘用课【深圳13期】

    组织&人才/刘玖锋 报名:5/42
  • 高维学堂|刘绍荣:战略设计总纲课-开启新战略,领跑新周期【北京11期】

    战略&业务/刘绍荣 报名:29/42
  • 高维学堂|季益祥:教练式领导力—把每位员工带成干将[上海91期]

    组织&人才/季益祥 报名:39/42
  • 高维学堂|张鹏:结构性经营优化-3层业务检视,驱动现金利润双增长【上海12期】

    战略&业务/张鹏 报名:19/42
  • 高维学堂|陈勇:超级转化率-团队训战班【上海21期】

    战略&业务/陈勇 报名:5/7
  • 高维学堂|崔建中:B2B策略销售-科学定策略,大幅提升赢单率【深圳37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28/42
  • 高维学堂|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全套品牌打法,瞄准品类第一[深圳68期]

    战略&业务/冯卫东 报名:45/50
  • 高维学堂|余章荣:超级门店与流程再造—构建高效流程,助力业绩增长【广州38期】

    餐饮课/余章荣 报名:1/42
  • 高维学堂|汤君健:高增长团队打造——构建“特战小队”,打赢业务攻坚战【郑州58期】

    组织&人才/汤君健 报名:8/42
  • 高维学堂丨袁嘉骏:全员短视频营销-餐饮行业【全国12期】

    餐饮课/袁嘉骏 报名:0/42
  • 高维学堂|创始人财务进阶—打造支撑战略、业务的财务能力[深圳59期]

    内控赋能/徐薇 报名:32/42
  • 高维学堂|刘红革:产品开发管理IPD-从客户需求到产品成功[深圳45期]

    战略&业务/刘红革 报名:36/42
  • 高维学堂|徐薇:财务BP能力提升-业财融合助力盈利管理【杭州10期】

    组织&人才/徐薇 报名:33/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破解企业激励难题》[广州120期]

    组织&人才/卞志汉 报名:24/42
  • 高维学堂|祝鹏程:月度经营分析会-直击问题、找准抓手,集中力量打胜战!【深圳31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42/42
  • 高维学堂|北北:高复购产品矩阵与菜单体系—系统思维做产品,长效盈利高增长【深圳20期】

    餐饮课/北北 报名:0/42
  • 高维学堂|汪瀛:业务领先战略-找到战略机会点,构建战略控制点【上海40期】

    战略&业务/汪瀛 报名:21/42
  • 高维学堂|科叔:AI与用户研究实战-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创新[宁波20期]

    战略&业务/科叔 报名:8/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餐饮版)—把钱分对,激活团队【5期】

    餐饮课/卞志汉 报名:1/42
  • 高维学堂|高上:需求预测管理&库存管控【深圳26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6/7
  • 高维学堂|李宜蓓:餐饮线上营销与爆品打造-解锁流量变现新招式【深圳7期】

    餐饮课/李宜蓓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丨张静:特许加盟-法律风控课—建立加盟风险管控与品牌保护双体系(餐饮行业)【上海1期】

    餐饮课/张静 报名:7/42
  • 高维学堂 | Barry 祝鹏程:卓越经营者-找准经营发力点,实现破局式增长【杭州28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12/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高效拜访-用一半时间,赢两倍订单【深圳9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刘振宇:餐饮股权动态合伙制—从单店到多店,股权助裂变【5期】

    餐饮课/刘振宇 报名:0/42
  • 高维学堂丨袁园:OGSM业务规划与执行-一页纸打通战略到个人绩效「广州67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7/42
  • 高维学堂|郭嘉:极简项目管理—创业公司也适用的高效落地法[深圳73期]

    内控赋能/郭嘉 报名:21/42

从摔跤冠军,到坐拥350家门店的拉面女王,她凭啥?

原创 2025-08-13高维学堂

必修课图.png


►高维君说: 
她曾是国家摔跤队队员,如今是拥有超过350家签约连锁门店——张拉拉兰州手撕牛肉面的创始人。

她叫张拉拉,大众眼中的“人生赢家”;但不为人知的,是生活对她残忍的那面:甲状腺癌、脑瘤、抑郁症,都曾向她袭来。但就像张拉拉所言,患病后,她看待人生的视角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能够发现身边的一切美好,一朵花是那么鲜艳、小狗的叫声是如此可爱......

顺带着,连经营企业的视角都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从凡事亲力亲为的“孙悟空”,到让员工从执行者成为经营者,而她自己变成公司“最闲的人”;从对“赢”的偏执追逐,到懂得“求同存异”的生命调频;再到真正领悟出自己企业为客户创造的核心价值——“10分钟,20元,在楼下”,门店数量也随之快速扩张,甚至首次出海。


张拉拉把自己的蜕变之路、这些年的经营历程以及她对于商业最底层的思考,向我们和盘托出:


作 者 | 张拉拉 张拉拉兰州手撕牛肉面创始人

编 辑 | 米万

来 源 | 高维学堂(ID:gaoweixuetang)


ef2cb71837dd6979f8f2dc0db61c810f.jpg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高维学友,大家好!


在正式分享之前,先简单介绍下自己:我是张拉拉,一名创业者,也是前国家摔跤队队员;同时我也是一名经历了甲状腺癌、脑瘤、抑郁症,却在麻辣烫与拉面赛道里重新站起来的创业者。


听起来是不是像“创业版人类高质量受难者”?但请放心,今天我不是来卖惨的。


我真正想聊的是:当人生系统彻底“掉线”时,我如何靠一碗牛肉面重启人生,甚至把它做成有温度的人生品牌。


01


当疾病成为「创业教练」,

我的经营视角变化


很多人认识我,是在2020年消费行业即将出现泡沫的时期。


当时我们3个拉面品牌在赛道里备受关注,最高融资总额达到30亿元;而我靠着“一碗拉面”的赛道逻辑拿到近10亿元的融资,投资人里不乏雷军、中金资本、金沙江创投这样的行业大咖。


有人说我“会讲故事”“有流量气质”,但其实我创业从来不是为了“火”,而是为了“活下来”。


朋友圈里的我,被大家贴上“卷王”“自律”“爱学习”的标签;但现实中的我,有着“三合一套餐”:甲状腺癌、脑瘤、抑郁症。


接下来想请大家看一段3分钟的视频:

这段视频里的眼泪,不是悲伤,而是幸福。这“三件套”没有打垮我,反而让我学会人生最重要的技能——“软着陆

每次看完这段视频,我都会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


那些流过的泪,都是生命在温柔地提醒,让我重新思考我是谁、我的企业是谁、我的客户是谁。


生病前的我,人生只有3个关键词:责任、关注、赢。


那时的我,对“爱”与“自我”的认知模糊,深陷于原生家庭带来的恐惧,以及运动员十年生涯中“唯有冠军才有价值”的执念里,总在证明自己,渴求认可,内心始终处于拉扯状态。


531ea306101dbbea5e397f841167eee2.jpg

图为张拉拉兰州手撕牛肉面创始人张拉拉,在高维学堂第八届“724科学创业节:回到经营 高维经营年度案例会”上进行分享


直到疾病逼着我慢下来,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觉醒:


1. 感知力的觉醒:从前对世界的美、对他人的可爱毫无察觉,如今能看见小区里花朵的绽放、听见小狗的叫声、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真正体会到生命本身的美好;


2. 行动力的自由:不再被“完成一个阶段,再开启下一个阶段”的思维束缚,而是能随时出发,挣脱束缚去做当下想做的事。这不是刻意练习的结果,而是内心状态的自然流露——每天醒来都觉得“活着就是赚到了”,不再焦虑于未来的目标;


3. 突破舒适区的勇气:曾经因为英文不好、习惯被团队照顾而不敢独自行动,如今能随时随地学习英语,自己一个人辗转于欧美考察,才发现所谓的困难不过是自我设限;


4. 自我重塑的历程:像重新养育自己一般,拾起年少时的遗憾——练钢琴、画画、学英语、注重睡眠与饮食。这个过程让我找回了“心”,能从容看待未来5年、10年甚至80年的人生,不再急于求成。


我终于明白,时间是一种福利。我学会了等待,懂得了包容团队,也找到了内心的根。这种转变甚至让我能与抑郁症、脑瘤、癌症和平共处,实现了从内到外的重塑。


也是在这时,“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流进血液的认知。

我才懂得,创业者的核心从不是拼命奔跑,而是学会给人生“调频”。

02


从到处救火的“孙悟空”,

变成公司里“最闲的人”


接下来,先聊聊我和我们团队的故事。和很多创业者不同,我曾是“孤勇者”——没有合伙人,凡事亲力亲为。


生病前的我像孙悟空,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比如,曾经有人质疑我:“你一个没上过大学的运动员,企业怎么可能搞出自研系统?”我不服气。事实证明,今天的张拉拉团队,从收银到支付的全链路系统都是自研的。这在整个餐饮行业或许可能都是独一份的。


认识KK(高维学堂创始人KK林传科)时,他来公司里看我们的自研系统。那时的我对企业里的每一款产品、每一个环节都还是亲力亲为的。


但生病后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拥有CEO视角?如何让更多人在组织里成长?


我觉得,我今年最大的转变,是在认知和实践上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突破。


第一点,驱动力的重构。以前我总会把名利当作核心驱动力量,但这次我彻底转向了“人”本身。我开始琢磨,人生的意义或许就藏在大家对这件事的热爱里,藏在他们沉淀几十年的坚守中——他们与这份事业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结?这份联结的意义又是什么?我做的,其实就是激活这份联结,帮他们找到扎根的根脉;


第二点,角色的重塑。我不再把团队成员仅仅当作执行者,而是赋能他们成为“老板”、成为“CEO”。我会引导他们思考:如果今天你站在CEO的位置上,在围绕客户需求来解决问题时,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让他们自主决策,真正承担起全职的责任;


第三点,机制的构建。当这些转变落地时,必须要有一套扎实的机制托底。这机制讲究“先小人后君子”。不是不相信人,而是我们既不预设人性本善,也不认定人性本恶,只是把所有可能的情况提前想透、规则提前定好。


把这3点沉淀下来后,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CEO。到那时,这个组织就有了魂、有了自己的行事标准、有了能顺畅运转的机制。这是我们今年最成功的沉淀,若按100分算,至少及格了;但我有信心,两年后他们能达到70分以上。哪怕有一天我不在了,这家企业也能被带到新的高度。


于是,后来我每次来高维学堂学习,张拉拉团队带来的人从不少于15人,学完立刻复盘、落地;今天在座的几位老师,大多都曾深度陪跑过我们企业。


现在,我们几乎所有员工能以CEO视角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从疾病中学会的万物观察,让我懂得:组织的核心是让每个人做擅长的事,形成互补与自驱。


所以我不再是那个到处救火的孙悟空,反而成了公司里最闲的人

4d0b777632edcd3cc82e1b227215b46e.png


在一个组织里,最难的从来不是技能提升或流程优化,而是观念的彻底改变。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让团队完成任务,更是要通过观念重塑——让每个人从被动的执行者,真正成长为主动的经营者。这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我常对团队和外界说:“没有不好的团队,只有没做好的创始人。”生病前的我对此并没有太深刻的体会,那时的我被责任、恐惧,还有创业者常见的自恋裹挟着,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既不懂放开,也学不会放下,眼里根本看不到团队里的每个人,整个人被自负的外壳紧紧包裹。  


直到我学会“看见”他人,企业才真正开始改变。员工从执行者到经营者的蜕变,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套完整的科学方法论在支撑。我们经历过最规范的结构性降本,不仅落地得扎实,更是提炼出了张拉拉自己的“五步法”:


1. 我们是谁?

2. 我的优势是什么?

3. 凭什么是我来做?

4. 做完后,数据指标、财务指标有哪些变化?

5. 客户满意度有哪些具体反馈?




想不清楚这5个问题,所谓的战略规划、创新尝试,其实都是成本的浪费。


今天我特别感谢高维学堂、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在当下的大环境里,无论企业是处于1到10的起步期,还是10以上的发展期,这些科学方法都至关重要。在这里,我想向高维“深深鞠躬”。


还要特别感谢东哥(高维学堂常驻导师、主讲《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的冯卫东)。我刚创业时,高维也才刚成立,东哥那时主讲《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我前后听了3次。


这3次学习让我在创业路上少走了太多弯路,至少能清晰地回答:我是谁?我的客户是谁?我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科学创业的力量——用方法避开陷阱。


如果大家觉得这套方法论落地有难度,随时可以联系高维的老师,或者来我们企业交流,我很乐意无偿分享经验。


03


如何打造组织力壁垒?


在组织里,观念改变的核心是让思维、语言、流程实现结构化与标准化。


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简单工具:


做任何事先明确目的,再拆解目标,策略不超过3个,接着落地动作,关键是建立机制,最后通过评估闭环。


d729c75cb2b774894b8347ca53120db2.png


很多人容易忽略机制,但机制是“先小人后君子”的底线——没有最好的机制,但每个阶段都必须要有机制。而这些方法论,在高维学堂的课堂上都能找到标准答案,完全不用交学费、走弯路,省下来的钱不如多给员工发点奖金。


在想清楚“我是谁”“组织是谁”后,更重要的是回答“客户是谁”。张拉拉做了5年,直到今年我才第一次真正地搞懂客户需求。


我天生爱创新,过去5年总在变,却没想清楚“不变的是什么”。直到有人问我:“你和友商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才明白:答案藏在最朴素的需求里——“10分钟,20元,在楼下就能吃到热乎的拉面


这里我分享一个小故事,大家很好奇,我是如何从一个运动员来到餐饮行业创业的。2015年8月17日,我来上海创业,住着50元一天的青年旅社,在云南南路开快餐店,最后赔得血本无归。


那时我吃得最多的是“中国四大金刚”: “麻沙兰黄”(麻辣烫、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后来我选了自己爱吃的麻辣烫和拉面赛道。但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这些亲民的美食,不能有星巴克般的环境?为什么普通人不能用实惠的价格,在舒服的空间里吃饭?这就成了张拉拉的初心。


基于这两个痛点,我对于其商业模式进行重塑——把兰州拉面从街边店搬到了Mall,中国有6000家Mall,假设我们进入其中60%的Mall,就是4000家店。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做了3个动作:


第一,做了整个品类的创新,我们用一个手撕纹理的方式把牛腱子做了拆分。把牛肉撕开,重新定义了一个品类,叫“兰州手撕牛肉面”;


第二,我们自研了数字化系统,把收银、支付和后端所有链路打通;


第三,我们选择了在Mall里开店,并且对店铺进行了升级。


今年,当我回首这10年创业路,我给自己打了不到30分;但当“10分钟,20元,在楼下”的定位清晰后,我才真正开始享受创业——它不再是束缚,而是生活方式。


很多人总谈梦想,但连客户的基本需求都讲不清,何梦想?今年我们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兰州拉面天然出餐快,一分钟能出3碗,但高峰期常常出现30分钟还上不了菜的情况。


于是我们推出“10分钟不上菜,就送小菜”,明年更要落实“10分钟不上菜,全单退,退款从团队收入里扣”。


因为我们深知:员工工资来自客户的信任。必须敬畏客户,这是企业的第一力量。


第二个力量是聚焦。2015年我来上海时,只想做“能疗愈人的面”,让普通人在20元客单价里享受到好的环境。


第三个力量是便利与干净。在楼下、小区、地铁口,你都能看到张拉拉的身影。


曾经的我从没想过能把店开到全球,因为我连英语都不会说,但现在我们美国、德国的门店都已经在装修了。那些拼命奔跑时求而不得的,反而在学会放下后自然生长。创业于我,终于从责任变成了修行、变成了照见自我的镜子。


在整件事情想清楚以后,我们重新做了阶段化聚焦,分了3个阶段。我觉得每一个创业者在看到图的时候,当大家有做过战略的时候,就一定知道我在讲什么。这里我就不耽误大家时间了。


c1394f2084a8909ab8d1ad6b24838cf1.png


最后我想说:生活或许从不如愿,但痛苦让我强大。


我总调侃身边人:“你们有什么难的?我带着‘三件套’都能幸福快乐,你们更可以。”


谢谢大家。



高维学堂导师评述一


祝鹏程:刚才听完拉拉的分享,大家是什么感觉?对我来说,首先是深深的感动。从她身上,我看到3个关键词:坚韧、果断、行动力。


在座很多同学,尤其是上过《月度经营分析会》的学友,其实都该感谢拉拉——去年6月13日,咱们在上海开第一期经营分析会,拉拉带着17位团队成员来上课。课程结束后,包括午休时,他们都在认真复盘、落地。


这个团队的行动力有多强?当时是周五上课,咱们强调经营分析会要秉承“结果导向、数据说话、只找办法、不找理由”“骏马面前无沟壑,怂人面前都是坎”的文化。


两天后的周日,拉拉就发来她们会议室的照片:吊旗上赫然印着这16个字。后来我把这个案例分享给其他学友,激励了很多人。在这里,建议大家给拉拉和她的团队鼓个掌!


36a66a2246125beeddb81696f091d06d.jpg

▲图为高维学堂第八届“724科学创业节:回到经营 高维经营年度案例会”现场,高维学堂常驻导师、主讲《月度经营分析会》的祝鹏程对张拉拉的分享进行点评


拉拉还分享了很多经营思考和落地方法论,但我想强调一点:做经营要以结果为导向,通过高质量经营获得高价值增长。


创业的核心是化繁为简、一剑封喉——要识别出低价值领域做减法,聚焦高价值领域做乘法。


1a11aa538f845e7aad9c22d38ccc7cdf.png


拉拉团队就是如此:连锁业态的本质是“极致单位经济模型×规模化复制”,前者考验业务能力和单店经营管理能力,后者考验组织能力。他们在高价值领域做乘法,才实现了全球化布局。建议大家都想想:自己企业的高价值领域在哪?核心竞争力如何构建?


我就分享这么多。谢谢拉拉,谢谢大家。



高维学堂导师评述二:


张鹏:今天以学员身份听分享,收获很大。拉拉的分享有3个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管理哲学的转变——从“孙悟空式”的个人CEO,到培养员工从执行者成长为经营者,这个跨越非常关键;


第二,客户洞察的落地——很多企业做了很久都搞不清客户是谁,但拉拉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用“麻沙兰黄”(麻辣烫、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的亲身经历找到赛道。这种深度洞察比单纯的市场调研更有力量;


第三,MVP创业三步曲——模型打磨、区域密度、壁垒构建。逻辑很清晰。很多公司做创新业务时第一句话就错了,总问“ROI是多少,投入产出是多少,效益是多少”,但创新初期更该问的是“投入多少资源能保证做成”,提效是后续的事。不同业务有不同的考量逻辑,这点我很受启发。


e801c20a335d22fd14e8d9a378651f88.jpg

▲图为高维学堂第八届“724科学创业节:回到经营 高维经营年度案例会”现场,高维学堂常驻导师、主讲《结构性经营优化》的张鹏对张拉拉的分享进行点评


高维学堂导师评述三:


冯卫东:听拉拉分享很有感触,我和她有相似的经历——2015年做了肺癌手术,至今10年,安然无恙。人经历过生死,总会有升华,比如拉拉的使命感:把极致拉面推向全世界。


她曾是摔跤冠军,现在优雅从容,也很漂亮;但我比较邋遢,我追求的是思维和理论的极致。

9f2c790b402b376eaca8dada334ad07c.png

▲图为高维学堂第八届“724科学创业节:回到经营 高维经营年度案例会”现场,高维学堂常驻导师、主讲《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的冯卫东对张拉拉的分享进行点评


从她的分享里能看到:当使命感确立后,她从“大事小事亲自审批”的忙碌状态,转变为“成就团队、成就他人”,现在成了公司最闲的人——巧的是,我现在也挺闲。


做企业不能追求个人极致,要接受团队成果或许略高于平均水平,但团队能做成个人做不到的事。这才是组织的意义。



16dc5144e6f0b1c44848887e4221f66f.png

拉拉上了我的定位课3次。很开心她能活学活用,把理论融入公司的思考框架,形成了自己的黑话体系。企业的文化凝聚力,往往藏在这些内部语言里(比如阿里的花名),但要注意望文生义,别太费解。


她在运营上有两个细节特别好:


一是激励相容设计——10分钟不上菜免单,费用从员工工资/奖金里扣,这比单纯由公司承担成本更能倒逼责任。但如果大面积超时,就该反思系统设计问题了;


二是降低顾客等待成本——超时先送小菜(哪怕是凉拌海带丝),用“安客”动作缓解焦虑,这才是从顾客体验出发的细节把控。


作为“癌友”,我和拉拉的状态不同:她落泪是情感的流露,我当年则冷静得像石头,一滴眼泪没有掉,满脑子想的都是“用科学治疗至少能活一年,这一年要整理思想、输出理论”。现在《升级定位》已出版,另外两本书也已完稿,后续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26{{total}}

相关文章

评论

  • 网友说:{{el.time}}
    {{el.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