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 高维学堂丨高上:供应链管理-如何实现快交付高周转【上海38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8/42
  • 高维学堂|高上:需求预测管理&库存管控【深圳26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1/7
  • 高维学堂|季益祥:教练式领导力—把每位员工带成干将[上海95期]

    组织&人才/季益祥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战略解码到绩效承接-2天1夜任务训战

    战略&业务/杨冰 报名:0/6
  • 高维学堂|刘振宇:餐饮股权动态合伙制—从单店到多店,股权助裂变【5期】

    餐饮课/刘振宇 报名:4/42
  • 高维学堂|刘玖锋:1号找人官-创始人的战略性人才聘用课【深圳13期】

    组织&人才/刘玖锋 报名:8/42
  • 高维学堂|殷海龙:美团点评-门店差异化营销打法—四类门店精准适配,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上海2期】

    餐饮课/殷海龙 报名:26/48
  • 高维学堂|“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深圳103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55/80
  • 高维学堂丨Ronnie 陈陶琦:品牌投放策略-消费品从1到10的科学营销传播【深圳29期】

    战略&业务/陈陶琦 报名:15/42
  • 高维学堂|赵建光:餐饮业财融合驱动盈利增长—构建经营数据决策体系,打造高盈利业务增长点【7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丨袁嘉骏:全员短视频营销-餐饮行业【全国12期】

    餐饮课/袁嘉骏 报名:0/42
  • 高维学堂|赵传书:打造竞争领先型餐饮供应链—灵活应对变化 快速响应需求【11期】

    餐饮课/赵传书 报名:0/42
  • 高维学堂|直击经营的人才布阵【上海2期】

    战略&业务/张磊 报名:3/36
  • 高维学堂|郭春鹏:餐饮私域会员增长实战课—从“流量”变“留量”,让“回头客”持续复购【北京11期】

    餐饮课/郭春鹏 报名:3/42
  • 高维学堂|刘绍荣:战略设计总纲课-开启新战略,领跑新周期【深圳15期】

    战略&业务/刘绍荣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袁园:OGSM战略拆解 —— 将战略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年度计划 【北京6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1/7
  • 高维学堂|崔建中:B2B策略销售-科学定策略,大幅提升赢单率【深圳39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12/42
  • 高维学堂丨袁园:OGSM业务规划与执行-一页纸打通战略到个人绩效「深圳70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38/42
  • 高维学堂|郭嘉:战略级项目管理-让战略落地,实现收益[北京6期]

    组织&人才/郭嘉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阿里大政委欧德张:做实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深圳83期]

    组织&人才/欧德张 报名:22/42
  • 高维学堂|汪瀛:业务领先战略-找到战略机会点,构建战略控制点【广州41期】

    战略&业务/汪瀛 报名:19/42
  • 高维学堂丨高上:跨境全链路提效降本【深圳首期】

    股权课/高上 报名:3/7
  • 高维学堂|刘晴:外卖盈利模型重塑(连锁企业)—重塑外卖模型,实现利润倍增【5期】

    餐饮课/刘晴 报名:1/42
  • 高维学堂|超级门店:1店5开新模型

    战略&业务/狮明亮 报名:0/30
  • 高维学堂|郭嘉:极简项目管理—创业公司也适用的高效落地法[广州76期]

    内控赋能/郭嘉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赵建光:科学调优单店模型—用三维数据模型构建可复制的单店盈利公式【2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1/48
  • 高维学堂|陈勇:超级转化率-团队训战班【深圳22期】

    战略&业务/陈勇 报名:5/7
  • 高维学堂|余章荣:超级门店与流程再造—构建高效流程,助力业绩增长【武汉38期】

    餐饮课/余章荣 报名:9/42
  • 高维学堂 | 超级面试官 -创始人高管的面试课【广州33期】

    组织&人才/川老师 报名:29/42
  • 高维学堂|创始人财务进阶—打造支撑战略、业务的财务能力[上海60期]

    内控赋能/徐薇 报名:24/42
  • 高维学堂|北北:高复购产品矩阵与菜单体系—系统思维做产品,长效盈利高增长【上海21期】

    餐饮课/北北 报名:3/42
  • 高维学堂|罗毅:做对股权激励-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拼,一起赢【深圳3期】

    内控赋能/罗毅 报名:4/36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销售业绩管理-让关键销售行为对准业绩增长 【深圳26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3/42
  • 高维学堂|徐薇:财务BP能力提升-业财融合助力盈利管理【深圳12期】

    组织&人才/徐薇 报名:23/42
  • 高维学堂|科叔:AI与用户研究实战-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创新[深圳21期]

    战略&业务/科叔 报名:12/42
  • 高维学堂丨韩雨廷:特许加盟-商业模式课—从模式成功到体系成功,打造万店连锁路径(餐饮行业)【6期】

    餐饮课/韩雨廷 报名:0/42
  • 高维学堂|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全套品牌打法,瞄准品类第一[深圳69期]

    战略&业务/冯卫东 报名:41/50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餐饮版)—把钱分对,激活团队【上海5期】

    餐饮课/卞志汉 报名:8/42
  • 高维学堂|GTM产品市场协同作战【北京6期】

    战略&业务/Sammi 报名:1/7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破解企业激励难题》[深圳121期]

    组织&人才/卞志汉 报名:36/42
  • 高维学堂|李宜蓓:餐饮线上营销与爆品打造-解锁流量变现新招式【上海8期】

    餐饮课/李宜蓓 报名:24/42
  • 高维学堂|于学航: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激活团队,成果翻倍【杭州15期】

    组织&人才/于学航 报名:6/42
  • 高维学堂|汤君健:业务管理者养成——构建“特战小队”,打赢业务攻坚战【上海60期】

    组织&人才/汤君健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张鹏:业务优化与利润提升-3层业务检视,驱动现金利润双增长【上海15期】

    战略&业务/张鹏 报名:6/42
  • 高维学堂 | Barry 祝鹏程:卓越经营者-找准经营发力点,实现破局式增长【杭州28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31/42
  • 高维学堂丨战略客户经营 【上海首期】

    股权课/夏凯 报名:14/42
  • 高维学堂|祝鹏程:月度经营分析会-直击问题、找准抓手,集中力量打胜战!【厦门35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丨蒋伟良:组织设计总纲课-冲锋导向的组织与人才建设[上海17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32/60
  • 高维学堂|张雷:跨境爆品打造-跨境系列课【深圳18期】

    战略&业务/张雷 报名:29/42
  • 高维学堂|跨境财务合规与架构调优【广州2期】

    内控赋能/周颜 报名:25/36
  • 高维学堂丨张静:特许加盟-法律风控课—建立加盟风险管控与品牌保护双体系(餐饮行业)【2期】

    餐饮课/张静 报名:0/42

177 年的沉淀:西门子的供应链强在哪里?

原创 2025-10-16高维学堂


640.png

►高维君说: 

在外部环境愈发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高维一直对创始人群体倡导“回到经营”。经营,就是将过往不足的基本功重新练扎实,将地基打牢,确保在面对风雨时也能有安身立命的办法。


在探索先进企业的解决方案时,我们注意到了以开拓创新、供应链数字化著称的西门子。这家拥有 177 年历史,经历了数次金融危机、时代变革、却依然屹立在行业顶部的企业,到底沉淀出了哪些最佳实践?又值得我们作何借鉴?今天的文章,我们将试图拆解分析,给出我们的思考。

作 者 | 高维君

来 源 | 高维学堂(ID:gaoweixuetang)


“极高的不确定性”,是疫情后所有创始人的普遍感受。对一家企业来说,面向外部需要在纷繁的需求和变化中明晰客户需求;面向内部,则需要将内部组织管理、后端供应链体系有效协同。


企业已经普遍意识到:经营的基本功不仅在于组织建设,更在于供应链端的高质量协同。


传统的“成本导向”已经不再是供应链设计的首要标准,真正被反复验证、能支撑业务的,是那些拥有反脆弱能力的、形成独立系统的数字化供应链。


image.png

而在供应链数字化、反脆弱的议题上,西门子(Siemens)的最佳实践,无疑是值得我们反复研究、借鉴的学习对象。


这家拥有 177 年历史、全球员工超过 30 万人、业务覆盖 200 多个国家的工业巨头,历经多次时代危机后,依然保留了其统治级别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其内部一定形成了能够穿越周期的最佳实践、以及框架思路。


除了其享誉全球的多领域创新力,今天我们希望回到经营层面的基本功问题,即:在多领域、全球范围布局的前提下,西门子是如何有效管理整个供应链体系的?这个体系又是如何赋能西门子的科技创新,对抗地缘趋势波动的?


我们将尝试从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希望能为创始人群体,提供借鉴思路:


数字化感知力:系统先知,而非人后知;


韧性结构力:为失效设计,而非为效率优化;


组织自运行:不是工具跑得快,而是人知道为什么。



01


数字化供应链

实现“订单驱动”


当人们谈论西门子的数字化转型时,往往会聚焦在它的工业软件能力上——Teamcenter、Opcenter、MindSphere 等名称早已被反复引用。然而,真正支撑起西门子供应链体系的底层结构,并非某一个单点工具的卓越性能,而是一个更宏大的系统理念:Digital Thread(数字主线)


这个理念最早源自航空航天工业,西门子将它“拆解—重构”后,作为整个制造与交付系统的骨架。简而言之,数字主线让产品从最初的设计图纸开始,就具备一条贯穿性的“数据通道”——它把 CAD、BOM、工艺流程、采购路径、生产工单、质检数据、物流轨迹,甚至售后反馈,全部串成了一根“信息钢缆”。不是简单的集成,而是信息在多角色、多环节之间的连续流动。


而在这根主线上穿梭的信息流,被西门子内部通过三大系统协同管理:


Teamcenter:作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核心系统,负责管理设计、变更、配置、版本等上游信息;


Opcenter:作为制造执行系统(MES)和工艺管理核心,向下整合生产调度、排程与工艺执行;


Insights Hub(原名 MindSphere):连接海量设备与传感器,实现工厂级的实时感知、预警与数据可视化。


三者构成了西门子数字化架构中的“神经中枢”——既能回溯产品的过去,也能预测系统的未来。


这种架构带来的改变,不只是让信息流动得更快,而是构建了一种“数据闭环+行为响应”的系统能力:设计工程师在 PLM 中修改了一个零部件参数,采购计划自动更新供应商清单;工厂车间中某条产线突发故障,系统可以调取过往生产记录,分析最可能影响的工单与交付节点,并模拟应急方案。整个组织,从上到下、从横到纵,在一个实时同步的“虚拟分身”中完成判断与行动。


西门子成都电子工厂(SEWC)是理解这一张网络的最佳入口。


image.png


这家工厂在2013年被正式纳入西门子全球制造网络。它从最初的本地代工厂,快速转型为“全球供货中心”——全球80多个国家、近8000个客户所需的电气自动化产品,从这里发货,交付周期甚至优于德国本土工厂。


在SEWC中,从客户订单下达到物料上架、生产执行、质检入库,全流程实现了数字化可视,订单交付周期压缩超过 50%。这不仅仅是“全链路可视”,而是让“订单驱动”成为现实。


西门子将这一整套流程称为OTD(Order-To-Delivery),即“从订单到交付”。一笔订单从客户下达到交付出厂,系统会自动追踪其对应的BOM结构、物料采购周期、制造能力占用、工程版本状态,乃至客户特殊包装要求。


在OTD模式下,工厂不再需要大量的预测与备库,而是实现了“订单即生产,生产即交付”。每一个生产节拍、物流指令、质检动作,甚至员工排班,都是以真实订单为锚点联动。


更关键的是:这条数字线程还能实时应对突发。


当上游材料因疫情短缺、客户临时修改技术参数、工厂设备临时检修,系统会自动计算可替代方案,甚至可以模拟仿真不同路径的影响与成本,提前3-5天给出预警,帮助管理层做出“最优调度决策”。


这正是西门子OTD体系的独到之处——它不是一条标准流程,而是一个“自调节系统”,它实时响应需求变动,动态分配资源,保持最优效率,也保证韧性。在整个西门子全球制造体系中,这套体系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适。


所以当别人还在用Excel管理交付供应链时,西门子已经靠一张“数字神经网络”,让自己的订单系统实现了从客户需求到生产配送的闭环调度。这种体系化的思路,也是高上老师在《供应链管理》中频繁倡导的系统化、体系化,甚至是实现数智化。

image.png

02


重视供应链韧性

实现反脆弱


OTD系统固然强大,但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单点技术,而是系统性“韧性”。


不同于许多企业在危机时才开始补救、重建、寻找替代方案,西门子的供应链体系,更像是提前规划好的一个复杂剧本:在不同场景、不同节点、不同程度的扰动下,组织应该怎样启动“下一步动作”。


2021年,西门子全球供应链组织启动了一个内部提法,叫做“Resilience by Design”。意思是:我们不是被动地去应对不确定性,而是主动在设计系统之初,就将不确定性作为变量写进模型。


image.png


在这背后,有三条关键路径:


一、控制塔的仿真预测,不只是看见风险,而是提前决策


早在疫情之前,西门子就已在新加坡、慕尼黑、苏州等地设立了“供应链控制塔(Supply Chain Control Tower)”,这些中心就像供应链的大脑,通过实时数据采集、AI预测建模、多目标仿真运算,来帮助整个体系“看见风险的演化路径”。


西门子并不依赖单一超级工厂,而是将核心制造能力分布在多个区域中心——从德国的安贝格到中国成都,再到美国的查尔斯顿。这些工厂并不是简单复制彼此的产线,而是在统一的数据架构和工艺标准下,实现“异地部署—本地落地”的快速复用。


这意味着,一旦某个区域发生不可抗力,另一个区域的工厂能够更快地“接棒”。


比如:当东南亚某家PCB上游厂商因地震而限产时,系统可以迅速模拟替代供应商的运输路径、成本上浮、交付延迟等影响,然后结合已有订单的紧急程度,提出“替换/等待/加价提速”的策略建议。


控制塔不只是监控,而是可以做出指令性调度建议的AI决策节点。它让整个系统提前“预演危机”,而不是被动应对。

c4ae331560e399d7449890bbb0f9e163.png


二、供应网络不是越集中越安全,而是要多中心+本地化


西门子在疫情期间做了一个重要转向:将很多原本依赖欧洲单一供应中心的器件、零部件生产任务,逐步转移给中国、墨西哥、印度等多个“区域双供中心”。


比如成都工厂就成为了很多西门子产品线的“替代中心”,当德国阿姆贝格主产线受限时,成都可以根据OTD系统自动拉取相应BOM版本和工艺数据,切换时间能控制在数十小时内。


不仅如此,西门子还通过OTD系统打通了不同地区间的“工程数据协同”,所有工艺路线、图纸、设备参数可以通过Teamcenter版本管理实时同步,确保“换厂不换质”。


通过深度去中心化布局,实现了“制造韧性”。通过模式对抗风险,而非传统意义、粗犷式的“备货式韧性”。备货创造的韧性,往往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库存处理困境(详情可看高上老师的最新分享一年时间,降低1个亿库存!企业只需做对这三件事


三、把供应商变成共建者,而非风险源头


西门子并没有像很多公司那样一味压榨供应商,而是通过建立“供应商数字协同平台”,推动Tier 1 & Tier 2供应商上云接入,并参与OTD流程。


通过平台,西门子能共享订单趋势预测、零部件生命周期状态、绿色合规要求,也能获取供应商当前库存、产能瓶颈、排产能力等数据,形成“共谋式协同”。一些与西门子成都工厂合作的国内供应商,也表示原定需要10天来准备批量供货计划,在与西门子协同平台打通接口后,交付周期和库存浪费可以同步压缩60%以上。


某种意义上讲,西门子正在把“链条中的弱连接”,变成“系统里的强伙伴”。


这时,真正的“系统韧性”得以实现:不是一味冗余,而是通过数字化穿透,把每一个节点都变得更聪明。


image.png

03


组织,不是执行机器,

而是高密度协同生态


在许多传统制造企业中,“供应链”往往是流程的事,是系统的事,却鲜少有人将其视为一种组织架构的表达方式。


然而在西门子这里,这条链条之所以能具备动态调度、自愈修复的能力,并非全靠系统本身强大,而是因为背后站着一整套具备高度协同意识的组织架构逻辑。


一、控制塔作为“协同角色”


前文提到,西门子的“供应链控制塔”方案,是跨工厂、跨地区复杂制造系统中,对订单流动、原料供应、交付进度的全局监控与优化的流程管理与可视化计数。


但这并不仅是一套技术模块,它也同时是一种“组织角色机制”的象征。西门子控制塔机制的本质,是通过端到端可视化与情境模拟,辅助具备授权边界的业务责任人,在职责范围内高效应对变化,而不是无序跳过层级。


在西门子推行 OTD(Order-to-Delivery)模型的过程中,控制塔的角色逐步内嵌进了各个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起到的是“协调中枢”的作用。系统提出多种响应建议,而控制塔机制使得具备权限的协同岗位人员,可以在系统提供的数据支持下,做出快速决策。


这意味着,某些原本需要数日层级审批的物料替换、订单调整、物流调度等事项,可以在数小时内,在一线现场就得以响应。


二、“OwnerShip Culture”文化


支撑这种“前线决策能力”的,是西门子推行多年的组织文化理念——Ownership Culture(所有者文化)


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门子就已启动员工持股计划,并在之后数十年持续强调“企业归属感”与“每位员工为自己业务板块负责”的文化。其官方网站将“员工所有权实践”列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西门子内部战略宣贯材料中,Ownership Culture更是作为组织行为转型的基础被反复提及。


这种文化在供应链管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OTD体系下,西门子在部分业务单元中,确实会设立具备跨节点协调权限的岗位(如 Program Leader / Demand Coordinator 等),他们并不直接隶属于某条单一产线或职能,而是以“端到端交付结果”为唯一考核目标,在调度冲突、异常应对、信息同步等方面拥有相对自主权。


这使得组织不再像传统企业那样,按职能模块切割、逐级传导,而更像一个高密度协同生态。每一位具备节点控制力的员工,其目标不仅仅是把自己的那一段流程做好,更是要保证整条链路的稳定与顺滑。这种责任机制,正是 Ownership Culture 在流程层面的具体化表达。


Ownership渗透全链条是长期远景,而短期来说,前端与后端、销售与供应链互不信任、互相冲突可能是多数企业的现状。针对这个问题,高上老师在近期的课程分享中也做了案例剖析,大家也可点击观看。



三、以局部演进的方式重塑组织


所有我们已知的先进系统,在西门子内部都并没有用某一场革命式的组织重构来实现这一切。相反,他们采用的是“局部试点-反馈优化-逐步扩展”的系统性迭代方式。


以其工业自动化业务线为例,西门子曾在2018年起在全球多个工厂推行基于Teamcenter与Opcenter的数据中台方案,将工程变更响应时间从7天压缩至24小时。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原本看似“必须审批”的流程节点,在实际运行中被发现可以由前线人员或控制塔角色“按规则自主决策”。


这种实践一经验证,在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线便迅速扩散,进而反向推动了组织权限结构的调整。


这是一种非常“西门子式”的变化路径:不是从组织结构图上画一个“新架构”,然后强制下发;而是从流程表现中识别冗余,将技术与文化内化为行动机制,然后反过来,重塑组织本身。这也保证了未来如果有更多更新的技术模式,西门子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去跟上时代。


04


尾声:在风暴中穿越周期


全球产业链正处于一个重新编织的时代。有企业依然困在海运滞后、价格飙涨的被动焦虑中;也有企业正在夯实供应链经营基本功,把不确定性变成下一轮效率红利。


西门子的厉害之处,根本上在于让科技真正落实到基本功层面。让系统成为方法论,让方法论落地为组织,再反哺给技术形成正循环。


在越来越难预测的未来世界中,只有建立反脆弱的体系、打牢“地基”,才不会被风浪吹走。


639182dd5aa60165dbbd78c73ecb1d7f.png


未来十年,中国更多的跨境品牌、制造企业要走出去,不只是要有订单响应速度,更要有面向全球变化的供应链响应能力。


从这里,或许我们可以重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不是为了追求最低成本,而是要成为企业进退自如的坚实地基。


无论内外部怎样糟糕,以高质量经营的确定性,去抵御内外部的不确定性,总归是有用的。



快交付高周转的供应链


构建供应链认知体系

一套标准体系

两套行动计划

三道核心防线

科学化运营供应链


 👇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640.jpg





10{{total}}

相关文章

评论

  • 网友说:{{el.time}}
    {{el.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