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 高维学堂|阿里大政委欧德张:做实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深圳83期]

    组织&人才/欧德张 报名:20/42
  • 高维学堂|张鹏:结构性经营优化-3层业务检视,驱动现金利润双增长【深圳13期】

    战略&业务/张鹏 报名:27/42
  • 高维学堂|赵建光:科学调优单店模型—用三维数据模型构建可复制的单店盈利公式【2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1/48
  • 高维学堂|可复制的爆品打法(小米副总亲自带练)【上海2期】

    战略&业务/李小雄 报名:8/30
  • 高维学堂|GTM产品市场协同作战【北京5期】

    战略&业务/Sammi 报名:0/7
  • 高维学堂|北北:高复购产品矩阵与菜单体系—系统思维做产品,长效盈利高增长【深圳20期】

    餐饮课/北北 报名:6/42
  • 高维学堂 | 超级面试官 -创始人高管的面试课【深圳31期】

    组织&人才/川老师 报名:34/42
  • 高维学堂丨张静:特许加盟-法律风控课—建立加盟风险管控与品牌保护双体系(餐饮行业)【上海1期】

    餐饮课/张静 报名:23/42
  • 高维学堂|张雷:跨境爆品打造-跨境系列课【广州16期】

    战略&业务/张雷 报名:17/42
  • 高维学堂丨韩雨廷:特许加盟-商业模式课—从模式成功到体系成功,打造万店连锁路径(餐饮行业)【上海5期】

    餐饮课/韩雨廷 报名:23/42
  • 高维学堂|刘玖锋:1号找人官-创始人的战略性人才聘用课【深圳13期】

    组织&人才/刘玖锋 报名:4/42
  • 高维学堂|高上:需求预测管理&库存管控【上海27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1/7
  • 高维学堂丨蒋伟良:组织设计总纲课-冲锋导向的组织与人才建设[北京16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23/60
  • 高维学堂|赵建光:餐饮业财融合驱动盈利增长—构建经营数据决策体系,打造高盈利业务增长点【上海7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6/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销售业绩管理-让关键销售行为对准业绩增长 【上海26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6/42
  • 高维学堂|袁园:OGSM战略拆解 —— 将战略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年度计划 【北京6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1/7
  • 高维学堂|徐薇:财务BP能力提升-业财融合助力盈利管理【深圳12期】

    组织&人才/徐薇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餐饮版)—把钱分对,激活团队【上海5期】

    餐饮课/卞志汉 报名:1/42
  • 高维学堂丨高上:供应链管理-如何实现快交付高周转【上海37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5/42
  • 高维学堂|刘红革:产品开发管理IPD-从客户需求到产品成功[上海46期]

    战略&业务/刘红革 报名:4/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破解企业激励难题》[深圳121期]

    组织&人才/卞志汉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余章荣:超级门店与流程再造—构建高效流程,助力业绩增长【广州38期】

    餐饮课/余章荣 报名:4/42
  • 高维学堂|郭春鹏:餐饮私域会员增长实战课—从“流量”变“留量”,让“回头客”持续复购【北京11期】

    餐饮课/郭春鹏 报名:1/42
  • 高维学堂|赵传书:打造竞争领先型餐饮供应链—灵活应对变化 快速响应需求【成都10期】

    餐饮课/赵传书 报名:5/42
  • 高维学堂|郭嘉:战略级项目管理-让战略落地,实现收益[北京6期]

    组织&人才/郭嘉 报名:5/42
  • 高维学堂|科叔:AI与用户研究实战-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创新[宁波20期]

    战略&业务/科叔 报名:37/42
  • 高维学堂|创始人财务进阶—打造支撑战略、业务的财务能力[上海60期]

    内控赋能/徐薇 报名:16/42
  • 高维学堂|郭嘉:极简项目管理—创业公司也适用的高效落地法[杭州75期]

    内控赋能/郭嘉 报名:20/42
  • 高维学堂丨袁嘉骏:全员短视频营销-餐饮行业【全国12期】

    餐饮课/袁嘉骏 报名:0/42
  • 高维学堂|汪瀛:业务领先战略-找到战略机会点,构建战略控制点【上海40期】

    战略&业务/汪瀛 报名:30/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高效拜访-用一半时间,赢两倍订单【深圳9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刘绍荣:战略设计总纲课-开启新战略,领跑新周期【深圳12期】

    战略&业务/刘绍荣 报名:22/42
  • 高维学堂丨袁园:OGSM业务规划与执行-一页纸打通战略到个人绩效「广州67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36/42
  • 高维学堂|李宜蓓:餐饮线上营销与爆品打造-解锁流量变现新招式【北京8期】

    餐饮课/李宜蓓 报名:2/42
  • 高维学堂|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全套品牌打法,瞄准品类第一[深圳68期]

    战略&业务/冯卫东 报名:50/50
  • 高维学堂|季益祥:教练式领导力—把每位员工带成干将[厦门92期]

    组织&人才/季益祥 报名:12/42
  • 高维学堂|汤君健:高增长团队打造——构建“特战小队”,打赢业务攻坚战【深圳59期】

    组织&人才/汤君健 报名:17/42
  • 高维学堂|“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上海102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43/80
  • 高维学堂丨高上:跨境全链路提效降本【深圳首期】

    股权课/高上 报名:0/7
  • 高维学堂|殷海龙:美团点评-门店差异化营销打法—四类门店精准适配,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北京2期】

    餐饮课/殷海龙 报名:3/48
  • 高维学堂|祝鹏程:月度经营分析会-直击问题、找准抓手,集中力量打胜战!【深圳33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35/42
  • 高维学堂|陈勇:超级转化率-团队训战班【深圳22期】

    战略&业务/陈勇 报名:5/7
  • 高维学堂|于学航: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激活团队,成果翻倍【深圳13期】

    组织&人才/于学航 报名:28/42
  • 高维学堂|罗毅:做对股权激励-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拼,一起赢【深圳3期】

    内控赋能/罗毅 报名:3/36
  • 高维学堂|刘振宇:餐饮股权动态合伙制—从单店到多店,股权助裂变【5期】

    餐饮课/刘振宇 报名:1/42
  • 高维学堂 | Barry 祝鹏程:卓越经营者-找准经营发力点,实现破局式增长【深圳28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16/42
  • 高维学堂|刘晴:外卖盈利模型重塑(连锁企业)—重塑外卖模型,实现利润倍增【深圳5期】

    餐饮课/刘晴 报名:1/42
  • 高维学堂|超级门店:1店5开新模型【上海2期】

    战略&业务/狮明亮 报名:1/36
  • 高维学堂丨Ronnie 陈陶琦:品牌投放策略-消费品从1到10的科学营销传播【上海28期】

    战略&业务/陈陶琦 报名:16/42
  • 高维学堂|崔建中:B2B策略销售-科学定策略,大幅提升赢单率【深圳37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30/42

抓好这「两个会」,创始人可以找到经营企业的从容感

原创 2025-09-04高维学堂


640.png

►高维君说: 

大学生创业团队,10万元资金启动,到目前依靠百人规模的团队创造数亿年营收。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环境内,马克数创依然能够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一路走来,庄淡发师兄一直保持着极为深刻的思考力、蓬勃的学习力、破釜沉舟的迭代力,带领团队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冲关。他的进步不仅限于自身,更是能充分赋能整个公司的核心经营团队,用机制带领高管团队实现自我进化与迭代。


本次分享,庄淡发师兄将自己的这些年经营中最核心的经验思考,向我们和盘托出:


作 者 | 庄淡发 马克数创(深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来 源 | 高维学堂(ID:gaoweixuetang)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高维学友,大家好!


今天的分享对我来说,其实是用输出倒逼自己输入知识。在高维学了非常多成体系知识,但在运用的时候,关键还是需要学会做减法,让知识为我所用。


关于我们的品牌,大家可以在天猫上搜索“马克图布”,我们的定位是“潮玩礼物”,从大学时期依靠创业奖励的10万块钱起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目前除去生产端,团队大约有100多人。马克图布名字寓意是“命中注定”,作为90后为主的团队,我们希望用创意去作为一门万能语言,通过产品去与世界沟通。


d2f886c2b91404b06e978f2ee56f2f7f.png


今天分享,我选择回顾自己的商业实践里反思最多的地方,将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01


如何用“两会”重塑经营


无论是处于增长瓶颈、快速发展等各个阶段的公司,“大量无效会议”往往是最困扰CEO的问题。


张鹏老师曾在《结构性经营优化》内提过一个观点:如果我们计算高管开会的成本,每次应该动辄都会十万起步。


无效会议导致了企业的熵增,无形中也扼杀了企业的效率。这类问题是财务报表无法体现的,这绝对不是企业良性运转的结果。就我们公司过往的经验,多数会议并不解决真实问题,甚至会演变成部门间互相掐架推脱责任。


我们从今年推行的“两会”制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极简项目管理》课程里有6个关键字:战略、项目、运营,而我们正是在用这6个关键字来运作极简两会:

- 双周会:每10个工作日开一次,讨论公司的运营问题;

- 双月会:每4次双周会后开一次,讨论公司整体的经营分析问题。


d5d1656bcd7392cf8f962052a2289b47.png


双周会解决什么问题?聚焦运营动作,避免信息孤岛,同步经营数据来统一目标。


我们相信数据能驱动公司增长,让我们发现新的机会。核心经营团队需要形成类似的意识,学会用数据来表达问题,所以这是双周会的核心目的。


具体怎么做?

- 实时发现问题:以市场部门为例,每 10 天看各渠道的销售进度和目标完成情况。出现异常,马上评估问题、明确调整策略;

- 保证信息互通:以产品上新为例,我们每月都有上新计划,每款 S 级产品的销售进度和目标达成情况,都会同步给相关部门让大家了解产品现状,重点关注需要协同的事项。


在和高维老师讨论开会的方式方法时,我们总结了双周会三个要点:


(1)双周会不讨论单个部门的问题。部门内部的问题内部解决,促使团队自主提升本部门的管理水平。双周会目的是为大家建立跨部门的视角,保证我在充分授权负责人后,能够观察、评估团队的决策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2)周报在一页纸、半个小时内完成。过去两周的计划、成果、接下来两周的安排... 类似正在做的事无需长时间复盘。简化成一页纸,列清相关信息,保证信息互通的高效率;


(3)不决策三部门协同以下的事项。应链和市场、产品和市场双部门之间的问题,各自点对点讨论。而涉及三部门、多渠道协作时,就需要在会议上决定,大家确认清楚后去执行。这样双周会就能快速决策,运营起来更高效。


7721dec806d7ca28fabf7e51f1d051d7.png


双月会要解决什么问题?聚焦项目动作,重视分析和洞察。


- 通过数据挖掘机会:我们会把实际情况和年初制定的OGSM 策略进行对比,观察是否有偏差,及时提醒问题、确定下一步行动。以我们为例,最核心是关注 IP、品类和渠道的配合。通过数据,从渠道、产品维度,分析各个品类的表现,据此决定下一步的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


- 盯好关键项目:每个部门在当月或当季都会有关键项目,明确这些项目下的关键动作、衡量指标。到下一季度的月度经营分析会,就可以回顾这个项目,解决遇到的问题。项目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存在不确定性。但拿下项目,团队和组织能力能得到新的正向反馈。


02


“两会”机制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两会模式”为我们团队带来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机制,倒逼出了大家的成长性思维。这种成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均贡献利润的掌控力,二是业务拓新的能力。


c66e2c272e00a81f2d86f3cc705b097c.png


团队成长的关键之一:开始关注“人均贡献利润”。去年初我将团队人员编制的规划权下放到部门负责人,由他们预估当年整体人力编制,做预算规划。但去年上半年的经营结果是人员增加、产品掉队、利润整体下降。等到7-8月份时,经营数据已经暴露出了较大的问题。随后团队各自主动控制人员招聘速度,重新评估人均产出。


一直到今年,人员整体没有大变化的基础上,销售额和利润率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有经营意识后,团队能更准确评估部门编制,人力资源只需做协调工作,根据公司全年费用预算进行校准即可。甚至由于经营上的共识,部门间的协同整体都变得更加顺畅。


团队成长的关键之二:“创新业务”的有效拓展。我们内部会将业务分为基石、增长、创新三类,基石业务保证稳定发展,然后保持增长和创新业务的拓展。


以我们去年的一款盲盒创新业务为例。去年 9 月团队接到渠道的新需求,希望我们尝试做一些新的东西。团队内部快速沟通,反馈给到我,我马上就和产品中心协调资源,争取将这个探索性机会落地。后续,这个品类成了我们未来的核心战略品类之一。并且在爆单后,团队很自然将其纳入到产品规划里,持续推动一些相关项目。


产品创新不是创始人拍脑袋决定的,是大家一起创造出来的。创始人在其中的关键,在于把握大方向的同时,亲自下场。创新业务最忌讳团队没人承担责任,扼杀了创新业务的可能性。创始人或合伙人亲自带团队做,就算失败交了学费,也一定能从中找到新机会。


b73be00f525518e441534530f700e85e.png

03


我的经营观


处于创新文化行业,我们需要持续为不确定性买单。一年上100个品,可能有一些项目是亏损的,但也同时会有新的品类机会跑出来。所以我们需要有效的管理工具和办来抓住一定的确定性,找到适合团队发展与进步的正确管理方式。


两会制度为我们减少了大量无效会议。常态化运营的工作按周或月来监控进展,只要大方向对就可以有效调整优化;增长性业务需要匹配资源和人;对于不确定性业务,关注成长性、预算和里程碑时,需要能扛责任的合伙人来负责。


我认为少开会不是不负责,这恰恰是对经营最大的负责。因为创始人的手伸到哪里,团队的能力上限就在哪里。“容得了沙子”,才能做好极简经营。



高维学堂导师评述一:




596ea4c3b29fe2bf7265289833d24cc0.jpg

▲高维学堂《人人都是自己的CEO》主讲导师于学航的点评反馈


于学航:听完刚刚庄师兄的演讲,我有三个非常强烈的感触希望能分享、呼应一下:


第一,如何做好数据驱动。数据在有些方面能反映真实情况,但有时候经过错误方法处理后的平均数据,往往会让人产生很大的误解。


我们做卤味连锁生意的,真正影响我们生意的不是每家店的平均销售额,而是哪些店铺的销售额变化大、哪些店铺业绩不好、哪些店铺业绩尤为突出。我们依靠数据做决策的时候,关注的是那些和大多数不一样的数据,而不是平均的数据。平均数据最容易让人犯错,这就是为什么很多 CEO 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公司要倒闭的人。


第二,会议上信息不一定越多越好。很多企业开会时会收集很多信息,但是信息太多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判断,讨论的都是些没用的信息,关键信息却都没提。


我们的做法是,开会时要看信息,但更重要的是到现场去了解情况。我每个月都会留出固定的时间去门店和顾客聊聊天,去工厂转转。包括去美团外卖、美团团购上看看,去竞争对手的评论区瞧瞧。那些我们没收集到、看不到的信息反而更重要。


第三,战略不能靠老板拍脑袋想出来。我们创业到现在,一路上碰到了不少困难。刚开始,总觉得得靠老板有眼光地规划好多事情,然后推动公司发展。但等你真的开始信任团队,放心把很多事交给他们去做,就会发现很多重要的机会都是团队提出来的。


我们有一款很受欢迎的无骨鸡爪,来自一次公司“机会会议”上一名店长的质疑。他说公司说要上某个产品,结果一直没上,顾客老是问,公司也不给个准信。这个产品就是无骨鸡爪,2017 年我们曾经卖过,后来因为损耗、销量等问题停止了销售。


我们随后赶紧问了其他几个店长,发现大家都在问。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是顾客明确的需求。我们本来上新一个产品要三个月,这次直接加急提前上新。一推出,这个产品的占比从 5% 提升到 8%,最高到了 19%,还让整体销量增长了 30%。


以前我们以为自己能掌控所有事情,可等你开始向一线同事学习时,就会发现公司有很多创新的机会。


高维学堂导师评述二:




224cc3aafb5b192c08170e64298fa9f7.jpg

高维学堂《月度经营分析会》主讲导师祝鹏程的点评反馈


祝鹏程:我陪跑马克图布快3年了,见证了他们不断的进步和变化。他们的整体经营优势,我认为可以用“三个一”来总结:


第一,一个经营班子。经营班子有7个人,全是90后,也没有从外部聘请高管,都是草根创业一步步走到现在。经营班子的每个成员都有很好的经营意识。举个例子,如果我是CEO,突然要离开公司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公司会怎么样呢?之前淡发就因为家庭原因,需要到国外呆一段时间。而我们发现这丝毫没有影响公司正常运转,这说明经营班子很靠谱。


第二,一套经营体系。这套经营体系简单来说包含六个要素:年初制定极简战略地图,通过“两会”来落实,还有三个关键手段——经营看板、关键战役、激励考核。他们的经营看板做得很细致,在一些重要节点还会和去年的数据进行对比。


第三,一种经营节奏。创业企业资源有限,要做的事情却很多,所以只能把资源投入到投入产出比最高、最能体现经营成果的地方。


回顾过去三年,2023年主要靠拓展渠道,2024年是产品和渠道双轮驱动,从2025年开始变成产品、渠道、IP和品牌三轮驱动。他们的经营节奏和战略重心,一直抓的非常好。


马克这个团队很值得大家参考。就像淡发说的,他们是大学生毕业创业,资源极其有限,也没拿过融资,却发展到现在。在我看来,这家企业的潜力远不止5亿、10亿的规模。


反过来说,即使市场规模不变甚至缩小,只要把重心放在经营上,依然有很大的增长机会,也能取得好的经营成果。我就分享这些。



10{{total}}

相关文章

评论

  • 网友说:{{el.time}}
    {{el.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