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 高维学堂|刘红革:产品开发管理IPD-从客户需求到产品成功[上海46期]

    战略&业务/刘红革 报名:4/42
  • 高维学堂|崔建中:B2B策略销售-科学定策略,大幅提升赢单率【深圳37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40/42
  • 高维学堂|刘振宇:餐饮股权动态合伙制—从单店到多店,股权助裂变【5期】

    餐饮课/刘振宇 报名:4/42
  • 高维学堂|罗毅:做对股权激励-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拼,一起赢【深圳3期】

    内控赋能/罗毅 报名:3/36
  • 高维学堂|“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深圳103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19/80
  • 高维学堂|可复制的爆品打法(小米副总亲自带练)【上海2期】

    战略&业务/李小雄 报名:9/36
  • 高维学堂|赵建光:科学调优单店模型—用三维数据模型构建可复制的单店盈利公式【2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1/48
  • 高维学堂丨韩雨廷:特许加盟-商业模式课—从模式成功到体系成功,打造万店连锁路径(餐饮行业)【6期】

    餐饮课/韩雨廷 报名:0/42
  • 高维学堂|于学航: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激活团队,成果翻倍【深圳13期】

    组织&人才/于学航 报名:29/42
  • 高维学堂|直击经营的人才布阵【深圳首期】

    战略&业务/张磊 报名:32/36
  • 高维学堂|阿里大政委欧德张:做实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深圳83期]

    组织&人才/欧德张 报名:20/42
  • 高维学堂|郭春鹏:餐饮私域会员增长实战课—从“流量”变“留量”,让“回头客”持续复购【北京11期】

    餐饮课/郭春鹏 报名:1/42
  • 高维学堂|袁园:OGSM战略拆解 —— 将战略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年度计划 【北京6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1/7
  • 高维学堂|刘绍荣:战略设计总纲课-开启新战略,领跑新周期【北京13期】

    战略&业务/刘绍荣 报名:17/42
  • 高维学堂|陈勇:超级转化率-团队训战班【深圳22期】

    战略&业务/陈勇 报名:5/7
  • 高维学堂|创始人财务进阶—打造支撑战略、业务的财务能力[上海60期]

    内控赋能/徐薇 报名:16/42
  • 高维学堂 | Barry 祝鹏程:卓越经营者-找准经营发力点,实现破局式增长【深圳28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丨Ronnie 陈陶琦:品牌投放策略-消费品从1到10的科学营销传播【上海28期】

    战略&业务/陈陶琦 报名:23/42
  • 高维学堂|科叔:AI与用户研究实战-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创新[深圳21期]

    战略&业务/科叔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徐薇:财务BP能力提升-业财融合助力盈利管理【深圳12期】

    组织&人才/徐薇 报名:14/42
  • 高维学堂丨高上:跨境全链路提效降本【深圳首期】

    股权课/高上 报名:3/7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破解企业激励难题》[深圳121期]

    组织&人才/卞志汉 报名:40/42
  • 高维学堂|郭嘉:战略级项目管理-让战略落地,实现收益[北京6期]

    组织&人才/郭嘉 报名:7/42
  • 高维学堂|刘晴:外卖盈利模型重塑(连锁企业)—重塑外卖模型,实现利润倍增【5期】

    餐饮课/刘晴 报名:1/42
  • 高维学堂|赵建光:餐饮业财融合驱动盈利增长—构建经营数据决策体系,打造高盈利业务增长点【上海7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7/42
  • 高维学堂丨高上:供应链管理-如何实现快交付高周转【广州37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2/42
  • 高维学堂|张雷:跨境爆品打造-跨境系列课【广州16期】

    战略&业务/张雷 报名:23/42
  • 高维学堂|赵传书:打造竞争领先型餐饮供应链—灵活应对变化 快速响应需求【深圳10期】

    餐饮课/赵传书 报名:5/42
  • 高维学堂丨张静:特许加盟-法律风控课—建立加盟风险管控与品牌保护双体系(餐饮行业)【2期】

    餐饮课/张静 报名:0/42
  • 高维学堂 | 超级面试官 -创始人高管的面试课【广州33期】

    组织&人才/川老师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高上:需求预测管理&库存管控【上海26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1/7
  • 高维学堂|季益祥:教练式领导力—把每位员工带成干将[厦门92期]

    组织&人才/季益祥 报名:14/42
  • 高维学堂|北北:高复购产品矩阵与菜单体系—系统思维做产品,长效盈利高增长【深圳20期】

    餐饮课/北北 报名:24/42
  • 高维学堂|郭嘉:极简项目管理—创业公司也适用的高效落地法[杭州75期]

    内控赋能/郭嘉 报名:29/42
  • 高维学堂丨袁园:OGSM业务规划与执行-一页纸打通战略到个人绩效「郑州68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14/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餐饮版)—把钱分对,激活团队【上海5期】

    餐饮课/卞志汉 报名:3/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高效拜访-用一半时间,赢两倍订单【深圳9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销售业绩管理-让关键销售行为对准业绩增长 【上海26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6/42
  • 高维学堂|汪瀛:业务领先战略-找到战略机会点,构建战略控制点【上海40期】

    战略&业务/汪瀛 报名:32/42
  • 高维学堂|李宜蓓:餐饮线上营销与爆品打造-解锁流量变现新招式【上海8期】

    餐饮课/李宜蓓 报名:0/42
  • 高维学堂|汤君健:高增长团队打造——构建“特战小队”,打赢业务攻坚战【深圳59期】

    组织&人才/汤君健 报名:20/42
  • 高维学堂丨蒋伟良:组织设计总纲课-冲锋导向的组织与人才建设[北京16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30/60
  • 高维学堂|祝鹏程:月度经营分析会-直击问题、找准抓手,集中力量打胜战!【深圳33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41/42
  • 高维学堂|张鹏:业务优化与利润提升-3层业务检视,驱动现金利润双增长【深圳13期】

    战略&业务/张鹏 报名:33/42
  • 高维学堂|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全套品牌打法,瞄准品类第一[深圳69期]

    战略&业务/冯卫东 报名:16/50
  • 高维学堂丨袁嘉骏:全员短视频营销-餐饮行业【全国12期】

    餐饮课/袁嘉骏 报名:0/42
  • 高维学堂|GTM产品市场协同作战【上海5期】

    战略&业务/Sammi 报名:6/7
  • 高维学堂|余章荣:超级门店与流程再造—构建高效流程,助力业绩增长【武汉38期】

    餐饮课/余章荣 报名:1/42
  • 高维学堂|殷海龙:美团点评-门店差异化营销打法—四类门店精准适配,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上海2期】

    餐饮课/殷海龙 报名:2/48
  • 高维学堂|刘玖锋:1号找人官-创始人的战略性人才聘用课【深圳13期】

    组织&人才/刘玖锋 报名:7/42
  • 高维学堂|超级门店:1店5开新模型

    战略&业务/狮明亮 报名:0/30

激励股权如何分配?三种方式帮你设计激励股权

原创 2019-11-08高维学堂

  股权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中小个来的长远发展来说,股权激励是十分必要的,而其架构设计更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关于激励股权如何分配,目前在这方面有三种不同设计模型供参考。

  一、激励对象直接持股


  关于激励股权如何分配,最简单直接的就是让激励对象直接持股。激励对象直接持有企业的股权,成为企业的注册股东。这种结构在在法律上有关明确的保障,所以是最受激励对象欢迎的。例如:企业创始股东持有100%的股权,因为优秀员工业绩卓越,给员工激励20%股权,创始股东持股比例变为80%。


  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直接持股让激励对象可以行使的权利范围很大,与创始股东没什么区别。所以激励对象的持股比例会直接影响企业创始股东的控制力,对企业决策也产生直接影响。使用这种形式就意味着丧失了对员工的部分控制权,进而影响整个团队的稳定性,所以掌握着架构设计主动权的企业基本不会将其列为首选。


  二、激励对象间接持股


  直接持股对企业影响大,那么间接持股激励股权如何分配呢?激励对象间接持股通常是指企业设置一个专门的平台作为员工持股的载体,其基本的表现形式为有限公司。原企业的大股东也是此有限公司的大股东,这样一来,企业大股东就掌握了有限公司的话语权,而原企业也能够通过此方式控制整个员工持股平台。


  例如:企业创始股东持有100%的股权,因为优秀员工业绩卓越,想要给员工20%的激励股权。这时企业创始股东设立一个激励的持股平台(一般为有限公司或有限合伙)占企业25%的股权,在持股平台上原创始股东持有5%的股权、员工持有20%的股权。这样一来,就达到了让员工间接持股20%,企业创始人还是掌握了80%的股权的目的。整个企业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实际上还是掌握在企业创始人手里。


  三、大企业激励对象间接持股


  合伙企业法对有限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有关明确的限制,即2人以上50人以下。所以上述模型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完全没问题,但遇到规模较大的企业时,激励股权如何分配呢?例如:在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里,企业创始股东持有100%的股权,因为优秀员工业绩卓越,想要给员工30%的激励股权,怎么做呢?首先针对激励对象作出分类,并根据不同的人员分类设置A、B两种不同类型的持股平台。在A平台上,原创始股东持有5%的股权,A类员工持有15%的股权。同时,在B平台上,原创始股东持有5%的股权,B类员工持有15%的股权。这样一来,也达到了让员工间接持股30%,企业创始人还是掌握了70%的股权的目的。同时,企业话语权和控制权还是在企业创始人手里。


  间接持股的好处在于,通过持股平台(有限公司、有限合伙),企业创始股东只需要在平台上持有少量的股权份额就能掌握控制权。企业的控制权不会因股权激励而受到任何影响,更不会因激励对象持股数量的变化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和工商登记信息,减少很多麻烦。这三种方式都是现实中常见的模式,对于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分配激励股权,高维学堂认为应根据实际需要实施。

2109{{total}}

相关文章

评论

  • 网友说:{{el.time}}
    {{el.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