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破解企业激励难题》[上海117期]

    组织&人才/卞志汉 报名:36/42
  • 高维学堂丨袁园:OGSM业务规划与执行-一页纸打通战略到个人绩效「上海63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崔建中:B2B策略销售-科学定策略,大幅提升赢单率【深圳35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24/42
  • 高维学堂|刘红革:产品开发管理IPD-从客户需求到产品成功[上海43期]

    战略&业务/刘红革 报名:8/42
  • 高维学堂|董俊豪:AI时代的企业进化-从认知突破到战略部署企业级AI【上海3期】

    战略&业务/董俊豪 报名:23/36
  • 高维学堂|郭嘉:极简项目管理—创业公司也适用的高效落地法[深圳70期]

    内控赋能/郭嘉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销售业绩管理-让关键销售行为对准业绩增长 【北京26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7/42
  • 高维学堂丨蒋伟良:组织设计总纲课-冲锋导向的组织与人才建设[上海15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10/60
  • 高维学堂|科叔:AI与用户研究实战-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创新[杭州18期]

    战略&业务/科叔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高效拜访-用一半时间,赢两倍订单【深圳9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6/42
  • 高维学堂|祝鹏程:月度经营分析会-直击问题、找准抓手,集中力量打胜战!【上海27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李宜蓓:餐饮线上营销与爆品打造-解锁流量变现新招式【深圳5期】

    餐饮课/李宜蓓 报名:4/42
  • 高维学堂|汪志谦:品牌体验设计-关键时刻MOT-增量存量,双增长模型[上海67期]

    战略&业务/汪志谦 报名:31/48
  • 高维学堂|赵建光:导向经营提升的餐饮财务课—从财务数据洞察经营问题,实现降本增效【7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6/42
  • 高维学堂|北北:高复购产品矩阵与菜单体系—系统思维做产品,长效盈利高增长【深圳18期】

    餐饮课/北北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赵传书:打造竞争领先型餐饮供应链—灵活应对变化 快速响应需求【深圳7期】

    餐饮课/赵传书 报名:19/42
  • 高维学堂|杨轶:公司顶层架构与股权规划-以终为始,科学设计股权架构6大关键节点【深圳5期】

    内控赋能/杨轶 报名:1/36
  • 高维学堂|阿里大政委欧德张:做实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深圳82期]

    组织&人才/欧德张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丨Ronnie 陈陶琦:品牌投放策略-消费品从1到10的科学营销传播【深圳26期】

    战略&业务/陈陶琦 报名:21/42
  • 高维学堂|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全套品牌打法,瞄准品类第一[深圳66期]

    战略&业务/冯卫东、快刀何 报名:36/50
  • 高维学堂|于学航: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激活团队,成果翻倍【广州11期】

    组织&人才/于学航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张雷:跨境爆品打造-跨境系列课【杭州12期】

    战略&业务/张雷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餐饮版)—把钱分对,激活团队【5期】

    餐饮课/卞志汉 报名:0/42
  • 高维学堂|刘振宇:餐饮股权动态合伙制—从单店到多店,股权助裂变【5期】

    餐饮课/刘振宇 报名:0/42
  • 高维学堂|汪瀛:业务领先战略-找到战略机会点,构建战略控制点【北京39期】

    战略&业务/汪瀛 报名:2/42
  • 高维学堂|郭嘉:战略级项目管理-让战略落地,实现收益[上海5期]

    组织&人才/郭嘉 报名:23/42
  • 高维学堂|创始人财务进阶—打造支撑战略、业务的财务能力[上海59期]

    内控赋能/徐薇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徐薇:财务BP能力提升-业财融合助力盈利管理【上海8期】

    组织&人才/徐薇 报名:34/42
  • 高维学堂丨高上:供应链管理-如何实现快交付高周转【深圳32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30/42
  • 高维学堂|郭春鹏:餐饮私域会员增长实战课—从“流量”变“留量”,让“回头客”持续复购【深圳10期】

    餐饮课/郭春鹏 报名:0/42
  • 高维学堂|余章荣:超级门店与流程再造—构建高效流程,助力业绩增长【广州35期】

    餐饮课/余章荣 报名:1/42
  • 高维学堂|汤君健:高增长团队打造——构建“特战小队”,打赢业务攻坚战【深圳55期】

    组织&人才/汤君健 报名:40/42
  • 高维学堂|刘玖锋:1号找人官-创始人的战略性人才聘用课【杭州10期】

    组织&人才/刘玖锋 报名:15/42
  • 高维学堂 | Barry 祝鹏程:卓越经营者-找准经营发力点,实现破局9 式增长【北京22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21/42
  • 高维学堂|“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上海99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28/80
  • 高维学堂|刘绍荣:战略设计总纲课-开启新战略,领跑新周期【广州8期】

    战略&业务/刘绍荣 报名:32/42
  • 高维学堂丨韩雨廷:特许加盟-商业模式课—从模式成功到体系成功,打造万店连锁路径(餐饮行业)【5期】

    餐饮课/韩雨廷 报名:5/42
  • 高维学堂|张鹏:结构性降本增利-把每一块钱都花在刀刃上【上海8期】

    战略&业务/张鹏 报名:14/42
  • 高维学堂丨张静:特许加盟-法律风控课—建立加盟风险管控与品牌保护双体系(餐饮行业)【1期】

    餐饮课/张静 报名:7/42
  • 高维学堂|范否:创始人的极简法律课-识别关键风险点,人身财产皆安全【上海首期】

    内控赋能/范否 报名:12/36
  • 高维学堂|罗毅:做对股权激励-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拼,一起赢【深圳2期】

    内控赋能/罗毅 报名:35/36
  • 高维学堂|季益祥:教练式领导力—把每位员工带成干将[上海86期]

    组织&人才/季益祥 报名:32/42
  • 高维学堂|刘晴:外卖盈利模型重塑(连锁企业)—重塑外卖模型,实现利润倍增【深圳2期】

    餐饮课/刘晴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丨袁嘉骏:全员短视频营销-餐饮训练营【杭州12期】

    餐饮课/袁嘉骏 报名:4/42
  • 高维学堂|高上:需求预测管理&库存管控【厦门22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2/7
  • 高维学堂 |超级面试官 -创始人高管的面试课【杭州29期】

    组织&人才/川老师 报名:8/42
  • 高维学堂|袁园:OGSM战略拆解 —— 将战略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年度计划 【上海6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0/7
  • 高维学堂|陈勇:超级转化率-团队训战班【杭州19期】

    战略&业务/陈勇 报名:1/7

创业公司如何打造精简IPD流程|开发一个产品,就是开创一门生意

原创 2024-11-03高维学堂


 高维君说:


华为有一条非常著名的流程,就是“集成产品开发流程”(英文缩写是IPD)。这也是很多公司想要学习的一个流程。然而,创业公司学习华为的IPD流程,并不能照搬。高维学友企业途鸽的创始人张衡曾在课堂上分享了创业公司如何精简落地IPD流程的一些经验和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创业初期:从排斥“流程”到拥抱“流程”



途鸽是一家面向全球智能产业提供移动物联平台的公司,创始人张衡2002年硕士毕业进入华为,先在海思做芯片设计,然后被外派到巴黎和伦敦,后来又成了华为驻加拿大的第一人,7年里把业务从零做到每年8亿美金,团队的规模有440人。


途鸽的核心团队也是华为出来的,非常熟悉华为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在华为,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跟流程打交道,甚至核心团队中有人直接参与了华为的流程设计。可以说,流程几乎成了他们职业素养的底色。


但是,在创业初期,他们却选择刻意避开流程,原因有三个:


第一,流程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在华为,很多的人力和物力都在用于支撑流程的设计、运转、优化、维护中,成本巨大,他们认为这可能会是压倒创业公司的重要因素。


第二,组织活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华为的很多岗位是必须按照流程的要求来开展日常的工作,因此日常规定和规范非常多,细节凌厉。但是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张衡和团队担心流程可能会限制组织的活力,扼杀掉创业公司最宝贵的创造力和爆发力。


第三,产品进程可能有所延缓。流程本身尤其是IPD流程,有着非常复杂的评审机制,靠着层层的评审、一级一级的推进,来保证产品开发过程的严谨性和及时性。如果照搬华为的IPD流程,很可能会丧失一些市场机会,因为创业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更快更灵活的应对市场。


但是最终让途鸽从一开始的排斥流程到拥抱流程,是因为在早期的产品开发过程中犯了错误,走了不少弯路,从而痛定思痛,开始重新拥抱流程。


途鸽成立于2013年,前两年一直潜心研究技术,积累了一套核心专利技术。2015~2016,开始在美国、日本市场连续推出了两款终端,遗憾的是,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早期的上千万投资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


这两次失败,让团队开始反思,他们这才深刻认识到,开发一个产品,就是开发一门新的生意,途鸽迫切需要一套以“商业成功”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流程。


2017年,他们的第三款产品就是按照IPD来进行产品的立项,成立了PDT团队,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一套完整的端到端的流程。 当然,在引入之前,他们对IPD流程做了深入的学习和梳理,非常审慎的裁减其中的一些环节。


很幸运,这一款产品一举成功。一方面,他们汲取了前面两代产品的失败教训,另一方面,通过流程的拉通管理,积蓄了整个公司的力量,来保证产品的成功。


这款产品很快进入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市场,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


也正因此,2018年百度找到途鸽,联合出品业界首个移动WiFi翻译机。在合作的过程中,途鸽用IPD流程来进行推进和管理,并且把百度的研发、市场等团队也纳入其中,用一套流程把两个团队都拉通,进行高效协作。最终效果显著,成功地将本来需要9~12个月才能推出来的产品,缩短到了4个月。


如今,通过IPD流程的落地,途鸽不仅营造了一个较好的流程文化,还打磨了一套比较适合创业团队使用的轻量级 IPD流程以及相应的管理体系。


207ffee78b7be9c0e049d90f61c9c4bf.png

▲途鸽创始人:张衡


产品是载体,商业成功才是目标。


IPD可以让大家以终为始开展工作,从产品的成功上市往回推,让产品开发过程井井有条,资源高效对齐。而且最重要的,能提前发现组织能力的缺陷。创业团队都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资源是非常的不足,有时候会出现事情往前跑,人跟不上,组织跟不上。但有了IPD流程之后,可以及时的发现,在每一个环节中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模型团队,可以提前进行人员的规划。


同时,IPD还可以把公司所有团队的目标都统一到商业成功上来了,研发、市场、销售、服务运营、供应链管理,甚至是财务和人事岗位,统统都和产品的商业成功挂上钩,从而形成一股合力,大家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02


创业公司如何打造精简IPD流程



途鸽的IPD流程为精简后的IPD流程,既不丧失 IPD流程的精髓,发挥它有价值的一面,又能把它进行裁剪,让流程像轻骑兵一样的往前延展,把组织的资源盘活,以及提升能力。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1. 创业公司不能照搬华为的IPD流程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组织的发育还不够完善,很难匹配IPD流程里纷繁复杂、非常细致的角色分工。如果角色的定义和匹配做的不好,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就一定会变形,流程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2. 精简IPD流程


第一点:把评审点做了裁剪和合并。


每个企业都可以去裁剪自己的流程,使得流程更适合企业当前发展。 


在流程的推进中,评审点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但在华为的IPD里,每个评审点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评审动作,这些都会消耗大量的资源。


在华为,每一个评审点对于产品开发团队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如果过不了评审,就要回到上一个评审点,重新开始工作。这样的话,PDT(产品开发团队)的工作量会增加很多。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一定要把它简化,使得评审的过程既能够抓住关键点,又能够高效的推进。不过,在合并裁减评审点的过程中,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就是技术评审点(TR)业务决策点(DCP)是分开的,大家不要混为一谈,不能把两者合并起来。


为什么不行?


这里有一个流程的哲学,要保持技术和商业的距离。产品开发和技术本身,它跟商业之间,既合作又独立的。在华为的IPD流程里面,它也把技术评审点(TR)和业务决策点(DCP)分开,也是为了给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一个独立空间。


第二点:角色合并,沟通效率提高。


如果公司人员和流程的角色之间的匹配关系没有做好,流程就会很快的变形。


对创业公司来说,不可能削足适履,为了适应流程增加岗位,这样的话反而增加了成本,物得其反。


因此在IPD的流程设计中,对于产品开发团队角色,需要做一些合并和减少。


华为IPD流程里的产品开发团队的角色非常多,至少有13个核心角色,还有一些外围的角色。途鸽结合自己的情况,裁掉了一部分,合并了一部分,最后只保留了5个核心角色。其中,产品开发团队PDT经理是主角,也叫PDT Leader,他是产品成败的owner了。


围绕着PDT经理,还有研发代表、市场代表、服务代表、财经代表四个角色。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各自的职责,但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其实他们又不仅仅只是名称上的职责范围,它们的职责范围会更宽泛,对个人的素质模型要求会更高。譬如财经代表,他不仅仅做财务,还要兼顾采购、供应链管理、风控等等。其实,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个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好机会。正好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也可以把素质模型相对较好的人再拔高,让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那成败如何判断?


途鸽的核心指标就是这个产品是不是赚到钱了,如果赚到钱了或者经营指标超过了立项时候的预测,就是成功的。


3. 角色的设定和选人


第一,如何挑选PDT经理。


IPD流程的落地是伴随着产品立项、开发等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PDT就是执行团队,它是一个跨功能模块的团队,价值非常大。


对于搭班子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PDT经理。如果第一个项目由CEO或者CXO来做PDT经理,再让各个部门的骨干或者负责人来做首批的PDT成员,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如果CEO授权让下面的人来做的话,建议找一个具有比较强的经营意识的资深管理人员来做。虽然PDT的名称是产品开发团队,但是它的leader并不要求出自研发岗位。恰恰相反,最好不要是研发岗位的。这样的话,就会带着整个团队往经营方面走。


还有,不要让一个人身兼多个项目的PDT成员。因为PDT和一般的产品开发项目不同,它的项目周期会比较长。让一个人在多个PDT中兼职,他可能哪一个都做得不好,因为无法聚焦。


第二:有专人打胜仗。


这里指的是由专人负责流程的建立和落地,监督PDT团队在日常中对于流程的执行情况,并且不断的根据实践的情况来进行调整和优化流程,维护好流程的生命力。


因为流程不会天然的去落地和演进,必须由专人去看护、监督的。有专人看护流程,流程会快速孵化的。


4. 激励要跟上


对于流程的看护,不仅仅是过程管理,最终还要靠一个的成功的项目打胜仗,来激励和正反馈。


PDT也是一个培养人的环境土壤,培养出来的人综合能力、全局观会很强,本位主义很少。对公司来说,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在途鸽,没有在成功的 PDT里面工作过的人,是不能够被提拔为干部的。这样的话,就会激发整个公司的干部体系,积极参与到PDT项目去,调动积极性。


5. 落地前的心理建设


落地一套全新的IPD流程时,不亚于一次管理革命。在落地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做一些心理准备。


第一,企业高层不要“抵触”:因为IPD流程的核心思想是基于规则的一个协同发展,强调各项任务之间的一个平衡性和综合性。所以他会避免个人拍脑袋决策。这样会导致领导在做决策时,可能没有以前那么“爽”了。 


第二,要忍耐前期效率降低:从IPD流程的视角来看,产品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它是一个综合的交互件,需要把产品开发的全过程拉齐,这导致产品开发团队的效率还不如当初研发部直接做产品开发快速。这个时候,尤其对于管理团队来说,要做好一些心理准备,也要能够接受和忍耐前期的效率降低。


第三,组织可能会变得“复杂”:IPD是一个跨部门流程,所以它天然会去打破部门墙。这意味着,原来以部门为单位的管理模型会受到冲击。PDT经理承担着经营指标,组织必然要给他授权,他就必须要管人、管资源,跟原来部门主管之间,会产生一些需要协调的地方。所以,需要管理团队和全体成员都做了思想准备之后再开始来落地。



03


小结



第一,IPD流程和它背后的理念是非常广谱的,适用于很多的企业。在0~1和1~10过程的创业公司、创业团队也可以用IPD,途鸽的历程就传递了这个观点。


第二,流程是活的,不要形而上学,不要照搬华为的IPD流程。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把控流程里的关键点,就可以把IPD流程简化,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第三,IPD流程不是万能的,不能指望它覆盖所有的业务场景,也不能指望它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在IPD的基础上,可以灵活的去叠加其他的流程,来兼顾企业的其他业务场景。


375{{total}}

相关文章

评论

  • 网友说:{{el.time}}
    {{el.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