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 高维学堂|刘绍荣:战略设计总纲课-开启新战略,领跑新周期【广州8期】

    战略&业务/刘绍荣 报名:32/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高效拜访-用一半时间,赢两倍订单【深圳9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6/42
  • 高维学堂|张雷:跨境爆品打造-跨境系列课【杭州12期】

    战略&业务/张雷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阿里大政委欧德张:做实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深圳82期]

    组织&人才/欧德张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袁园:OGSM战略拆解 —— 将战略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年度计划 【上海6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0/7
  • 高维学堂丨Ronnie 陈陶琦:品牌投放策略-消费品从1到10的科学营销传播【深圳26期】

    战略&业务/陈陶琦 报名:21/42
  • 高维学堂|汤君健:高增长团队打造——构建“特战小队”,打赢业务攻坚战【深圳55期】

    组织&人才/汤君健 报名:40/42
  • 高维学堂 | Barry 祝鹏程:卓越经营者-找准经营发力点,实现破局9 式增长【北京22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21/42
  • 高维学堂 |超级面试官 -创始人高管的面试课【杭州29期】

    组织&人才/川老师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丨张静:特许加盟-法律风控课—建立加盟风险管控与品牌保护双体系(餐饮行业)【1期】

    餐饮课/张静 报名:7/42
  • 高维学堂|于学航: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激活团队,成果翻倍【广州11期】

    组织&人才/于学航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陈勇:超级转化率-团队训战班【杭州19期】

    战略&业务/陈勇 报名:1/7
  • 高维学堂|季益祥:教练式领导力—把每位员工带成干将[上海86期]

    组织&人才/季益祥 报名:32/42
  • 高维学堂|李宜蓓:餐饮线上营销与爆品打造-解锁流量变现新招式【深圳5期】

    餐饮课/李宜蓓 报名:4/42
  • 高维学堂|北北:高复购产品矩阵与菜单体系—系统思维做产品,长效盈利高增长【深圳18期】

    餐饮课/北北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郭春鹏:餐饮私域会员增长实战课—从“流量”变“留量”,让“回头客”持续复购【深圳10期】

    餐饮课/郭春鹏 报名:0/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销售业绩管理-让关键销售行为对准业绩增长 【北京26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7/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餐饮版)—把钱分对,激活团队【5期】

    餐饮课/卞志汉 报名:0/42
  • 高维学堂|郭嘉:极简项目管理—创业公司也适用的高效落地法[深圳70期]

    内控赋能/郭嘉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汪志谦:品牌体验设计-关键时刻MOT-增量存量,双增长模型[上海67期]

    战略&业务/汪志谦 报名:31/48
  • 高维学堂|科叔:AI与用户研究实战-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创新[杭州18期]

    战略&业务/科叔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范否:创始人的极简法律课-识别关键风险点,人身财产皆安全【上海首期】

    内控赋能/范否 报名:12/36
  • 高维学堂|罗毅:做对股权激励-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拼,一起赢【深圳2期】

    内控赋能/罗毅 报名:35/36
  • 高维学堂|郭嘉:战略级项目管理-让战略落地,实现收益[上海5期]

    组织&人才/郭嘉 报名:23/42
  • 高维学堂|刘晴:外卖盈利模型重塑(连锁企业)—重塑外卖模型,实现利润倍增【深圳2期】

    餐饮课/刘晴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丨袁园:OGSM业务规划与执行-一页纸打通战略到个人绩效「上海63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丨高上:供应链管理-如何实现快交付高周转【深圳32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30/42
  • 高维学堂|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全套品牌打法,瞄准品类第一[深圳66期]

    战略&业务/冯卫东、快刀何 报名:36/50
  • 高维学堂|刘玖锋:1号找人官-创始人的战略性人才聘用课【杭州10期】

    组织&人才/刘玖锋 报名:15/42
  • 高维学堂丨袁嘉骏:全员短视频营销-餐饮训练营【杭州12期】

    餐饮课/袁嘉骏 报名:4/42
  • 高维学堂丨蒋伟良:组织设计总纲课-冲锋导向的组织与人才建设[上海15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10/60
  • 高维学堂|“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上海99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28/80
  • 高维学堂|创始人财务进阶—打造支撑战略、业务的财务能力[上海59期]

    内控赋能/徐薇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崔建中:B2B策略销售-科学定策略,大幅提升赢单率【深圳35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24/42
  • 高维学堂|高上:需求预测管理&库存管控【厦门22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2/7
  • 高维学堂|刘振宇:餐饮股权动态合伙制—从单店到多店,股权助裂变【5期】

    餐饮课/刘振宇 报名:0/42
  • 高维学堂|赵建光:导向经营提升的餐饮财务课—从财务数据洞察经营问题,实现降本增效【7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6/42
  • 高维学堂|祝鹏程:月度经营分析会-直击问题、找准抓手,集中力量打胜战!【上海27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丨韩雨廷:特许加盟-商业模式课—从模式成功到体系成功,打造万店连锁路径(餐饮行业)【5期】

    餐饮课/韩雨廷 报名:5/42
  • 高维学堂|余章荣:超级门店与流程再造—构建高效流程,助力业绩增长【广州35期】

    餐饮课/余章荣 报名:1/42
  • 高维学堂|汪瀛:业务领先战略-找到战略机会点,构建战略控制点【北京39期】

    战略&业务/汪瀛 报名:2/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破解企业激励难题》[上海117期]

    组织&人才/卞志汉 报名:36/42
  • 高维学堂|杨轶:公司顶层架构与股权规划-以终为始,科学设计股权架构6大关键节点【深圳5期】

    内控赋能/杨轶 报名:1/36
  • 高维学堂|张鹏:结构性降本增利-把每一块钱都花在刀刃上【上海8期】

    战略&业务/张鹏 报名:14/42
  • 高维学堂|董俊豪:AI时代的企业进化-从认知突破到战略部署企业级AI【上海3期】

    战略&业务/董俊豪 报名:23/36
  • 高维学堂|刘红革:产品开发管理IPD-从客户需求到产品成功[上海43期]

    战略&业务/刘红革 报名:8/42
  • 高维学堂|徐薇:财务BP能力提升-业财融合助力盈利管理【上海8期】

    组织&人才/徐薇 报名:34/42
  • 高维学堂|赵传书:打造竞争领先型餐饮供应链—灵活应对变化 快速响应需求【深圳7期】

    餐饮课/赵传书 报名:19/42

年底分钱的三个陷阱

原创 2025-01-05高维学堂

以下文章来源于众恩咨询 ,作者卞志汉

image.png众恩咨询 传播分享华为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帮助更多成长型企业卓越运营


 高维君说:


分钱有压力的时候,我们要把时间周期拉长,可以分过去的钱、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



来源 | 高维夜校直播分享

高维学堂常驻导师 | 卞志汉

编辑 | 高维君



01


目标考核的三个误区



发奖金之前,要对员工的绩效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不是说目标不达标或者增长没有达预期,员工就一定做得不好,就一定没有奖金。


很多企业在目标考核时会存在三个误区:

1)目标考核分数与绩效结果僵化对应


什么意思?比如,员工A绩效考核打80分,是良好;员工B打90分以上,是优秀;员工C打了60分以下,就是不及格。


很多时候年底企业要给员工做评价,都是比较僵化的对应对应分数。这就导致大家只注重分数而不关注绩效的改进。


0758175665f98e0872e357caa6bfd6fb.jpg

▲高维学堂常驻导师:卞志汉


年底目标考核应该如何正确评价?


我的建议是,考评结合。考,就是打分,要打出一个分数,当然这个分数要依据相应的指标和权重来打。


但是,这个分数不能直接对应结果,还需加上一个评的过程,亦即对这个分数进行正确的一个评价。这个分是打高了还是打低了?是不是他在过程当中做了各种努力和付出带来的结果?是不是直接因果关系?


有时候分数很好,并不代表绩效就一定好。比如,退回到2020年上半年,如果是做口罩的企业,业绩基本都翻了好几倍。但是这个业绩不是你直接努力的结果,而是因为市场行情爆发。


有的人觉得靠主观评价,会让员工觉得不公平。其实,主观评定并不代表不公平,僵化地打分反而才是不公平。


那么,如何在绩效考核中做到相对公平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场景采取不同的方法。


成熟的、相对稳定的业务,定量为主,考为主评为辅,比如对于一些流程化标准化比较高的中基层岗位,直接以考为主也是可以的。


新兴的业务,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定性为主,评为主考为辅,这个时候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反而是要看评价,考核过程,看员工的策略、行动计划是否有效,然后决定他的绩效结果。


而特定的项目,则是根据阶段目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2)考核增长目标而忽视成长目标


很多企业的激励措施往往导向短期经营目标的实现,导向财务性指标,比如收入、利润、回款等,其实这些业绩贡献能促进公司业务的增长,但是并不一定能促进公司业务的成长。


成长的结果,是未来有更好的增长。因此企业在追求业务增长的时候,还必须要追求企业的长期价值,要导向企业的成长,要构筑公司持续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比如新业务销售的占比、核心产品的占比、优质客户的占比、重点区域的占比、核心人才的占比等等,这些都是面向未来的成长性的目标。


这些指标可能没有当期的经济贡献,甚至还可能与公司当期的经营目标冲突,但是我们要特别注重导向战略的这种成长性的指标。


a5a5a487c7a862d4b9ff039d18859f93.jpg


华为各个代表处的考核激励,就坚持既要多打粮食,亦即是经营性指标的增长,比如订货、销售收入、贡献利润等;同时也要兼顾土壤肥力,比如一些战略项目和山头项目,以及客户关系管理和满意度提升,干部人才梯队的培养等等。华为各个代表处是华为最小的经营单元,这两个维度的权重各占50%,当然还有一个是内外合规,这是扣分项。


华为无论是从组织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都非常注重成长。


3)目标考核做成了PK排名


很多企业在年底做绩效考核时,都会打分排名,甚至还要做强制比例分布,比如,10个人里有两个打A,六七个打B,还有一两个打C,这样会带来内部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甚至是恶性竞争,从而伤害团队内部的协作氛围。


我们在考核时,建议大家引入绝对考核和相对考核的概念。


什么是绝对考核呢?


就是只设立标准基线,自己和标准比,不强制性控制比例分布,不搞末位淘汰。这个主要针对基层员工或者操作性岗位。举个例子,假如是财务部的出纳,他只要按照岗位要求,每天日清日结对账,数据也准确,报销打款都没有任何问题,那就是做得好,没必要非得搞强制比例分布,一定要有人打C,这个价值不大,完全没有必要。


什么是相对考核呢?


相对考核针对的是管理层、研发技术性人才,以及一些价值创造很大的岗位。对于这些人,就要用相对考核,通过相互之间进行比较、排名,强制性控制比例分布,进行末位淘汰。也就是说,十个好苹果,我要挑一个烂苹果出来;十个烂苹果,我也要挑出一个好苹果。



02


年底分钱的三个陷阱



1)不增长不分钱


经济下行情况下,很多企业的业绩都出现了下滑。很多老板认为,公司都不挣钱了,是不是可以不分钱呢?


不是的。其实,奖金生成来自两方面,一是要基于价值创造,有创造就有分享;二是与部门和个人的绩效改进挂钩,有改进就有分享。


价值创造有三个方向:增长、增效、增肥。


增长,就是收入、利润等业绩指标的增长。增效,就是成本费用的下降,如果大家成本费用的管控做得很好,为公司节省了费用,那么即使业务没有增长甚至下滑,我们也可以发他们发奖金。增肥,是指员工做了一些创新业务的探索,虽然没有体现在业务贡献上,但已经验证了产品和技术的可行性,甚至做出了一些标杆,基于价值贡献,我们也是要发奖金的。


绩效改进的三个方向就是:跑赢自己、跑赢大盘、跑赢对手。

这三个跑赢了,我们认为就是对员工绩效改进的一种认可。比如,整个行业下降了40%,但是我们只下降了10%,那说明我们跑赢大盘了。我们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奖励,表示对他们绩效的认可,奖金发多发少,是能力的问题;发不发奖金,是我们态度的问题。


ddf8068f14be6f10dc6e575635dc84e1.jpg


千万不要因为没有钱就不发奖金,这会对员工的士气造成重大的打击。


在我们做企业访谈过程中,经常有员工跟我反馈,说业绩增长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做了,甚至业绩是下滑的,其实他们做得更累了,但是却拿不到奖金,而且还老被批评,得不到认可,搞得大家都没有激情了。


2)目标不达标不分钱


很多企业用的是目标奖金的机制,把奖金生成跟目标完成率挂钩,比如,目标完成率低于80%,没奖金;完成率在80%—100%,奖金提成2%;完成率超过100%,奖金提成3%— 4%。

但是,你会发现,只要把奖金提成跟目标完成率挂钩,员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就一定会压低目标,跟你讨价还价。


为什么说这是个陷阱?


因为基于目标完成率,员工一定会跟你压低目标,因为即使他在外面各种努力,不如把目标压到更低,所以这个时候员工就会拉低目标,不敢挑战高目标,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就会陷入到内部的拉锯战、心理战、消耗战。


那么,如何让人人追求高目标?


在制定目标时,我们必须在公司内部达成两点共识:

第一,目标本身是不合理的,不能讨价还价。目标是一种决心,一种追求,是一种主观的设定,没有标准可言。


第二,实现目标的行动必须合理。如果我们提前进行目标、策略、方法、路径、卡点、以及难点的推演,即使不合理的目标也能完成。所以,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上,而不是目标是多少。


那么,正常的目标机制该如何设计?目标与激励奖金应该脱钩,减少目标拉锯,导向增长。


在华为,奖金生成和目标是脱钩的,主要采用的是增量绩效,你只要有增量,就有奖金。


增量绩效,有两种主要方式。


第一种是存量打折,增量加速。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具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业务,避免员工躺赢。


比如去年1000万的销售额,对应的奖金是20万。今年的销售额是1500万,那么和去年相等的1000万,我们要打折。


去年1000万拿到的奖金是20万,我们可能打个8折,那么今年1000万的奖金就只有16万。


然后对于增量的500万,还是给20万奖金,相当于加倍地给。


这样,员工总共能拿到36万奖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牵引员工做增量业绩,同时也避免员工躺赢。


第二种是存量不打折,增量加速。这个方式是针对业绩相对成熟稳定的业务板块或者区域。


还是上面的例子,去年1000万销售额,奖金20万。今年的销售额是1500万,那么和去年相等的1000万,还是给你20万,不打折了。


对于增量的500万,再发20万。


这样的方式,其实也是让员工努力做增量,毕竟做增量要额外付出。增量加速,也能增强员工的信心和能力,给更多奖金,也是合理的。


你会发现,这两个算法里面没有一个是跟目标完成率有关。当你跟目标完成率没有关的话,员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一定会使劲挑战高目标。


为什么?


因为目标制定得越高,获得公司预算资源和预算就更多,领导的支持和关注也更高,所以,在华为,目标定得很高的往往是员工。


一定要记住,目标完成率要与预算资源挂钩,而不是与奖金强挂钩。


143e4e59be1b63224743cc752a605a21.jpg


3)没有利润不分钱


很多企业搞最小经营单元利润考核化,每一个事业部或者部门都要核算利润,有利润就发奖金,没利润不发奖金。这个逻辑听上去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其实,利润只是一个结果,有利润不代表就是一个好的结果,没利润也并不代表不好。比如,京东创办的前十年都是亏损的,但是估值每年都在上涨。企业经营的结果有两种,要么企业更赚钱,要么企业更值钱,不能简单地把企业的经营结果当成利润。


过于关注利润会带来短期主义,比如,要把利润做大,只有开源节流,开源的话往往很难,短期来讲节流是相对容易的。那么大家就会急功近利,直接关注成本费用,也不做创新探索了,因为当期很难见到效果,包括客户关系满意度提升、市场推广、人才梯队建设等等,这些大家就不会去做。久而久之,企业就没有未来了。还有,如果内部搞各种利润核算,大家就开始内卷了,因为这会带来内部成本费用的分摊,大家开始内斗了,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基于利润发奖金好像很公平,其实不然。举个例子,我辅导的一家跨境电商企业,他们有两个品类相差很大,一个是汽车配件,另一个是服装。这两个品类都做得不错,老板就说要最激励,利润的20%都给他们发奖金。结果服装事业部意见就很大,认为他们应该分得更多。


为什么呢?因为汽车配件事业部,是一个相对重资产的业务,单个配件的价格比较高,SKU又比较多,而且它要建海外仓、本地仓,库存比较大,周转也慢。但是服装是快周转,货值也没那么高。其实,这两个业务需要投入的资本金是不一样的。

比如,汽车配件一年可能要5000 万的资金周转,而服装行业可能只需要 1000 万的资金周转。如果两个事业部都是500万的利润,公司都是按20%利润发奖金,那服装事业部的意见肯定大。因为公司才投入1000万,我就赚500万,我的ROI投资回报率是50%,但是汽车配件投了5000万,同样赚500万,ROI才10%。


所以,我们要考虑资本金的投资回报率。比如,资本金投入了一个亿,参照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至少15%,也就是说,利润要1500万以上。假设你今年是 2000万的利润,减掉资本回报率的1500万, 剩下的500万就是超额利润,这部分的超额利润可以五五分、四六分、三七分,然后给他们发奖金。



03


没钱分钱的三个方法



有人问,今年没赚钱或者亏损,我怎么分钱?有以下三种方法。


1)分未来的钱


如果企业经营有困难,或者我们的薪酬支付的能力有限,甚至有些企业当下是亏损的,这个时候怎么激励员工呢?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未来的钱激励员工。比如说用股权激励、三年奖金计划,还有成长机会、学习机会等等,这都是对应到未来的利益。


当然,我们还可以分过去的钱。比如,如果企业今年的业绩非常好,除了可以给员工多发些工资、奖金之外,也可以留一点钱,到未来某个时间点有需要了再来激励大家。那么,即使未来可能遇到经营上的困难,这个时候还有过去的钱进行分配。


所以,当大家觉得现在分钱有压力的时候,我们要把时间周期拉长,可以分过去的钱、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


2)分增量的钱


增量不一定就是增长,还有增效、增肥。


增长可以是收入、利润增长,或者是发货量、粉丝量等等,这些都值得做激励。如果业绩增长确实有压力,可以牵引增效,比如成本费用的减少。还可以是增肥,就是基于未来的价值创造设置一些节点或者标准,比如新产品、新市场、客户满意度提升等等。


3)分广义的钱


只要一谈钱,大家想到的就是人民币,是狭义的钱。其实我们还可以分广义的钱,比如分名、分权。


f8a7f7e1ea9141287599d65d359bc2a7.jpg


华为的分权体系,就把权力分成知情权、列席权、提议权、审核权、审批权、否决权。


比如,一个优秀的基层的员工,他可以参加总裁或者公司级别的办公会议,这就是列席权,他会感受到被认可,也会有参与感。


华为在 1998 年发布了一个《华为基本法》,就明确界定了公司可以分配的内容,包括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

还有就是荣誉,即分名。


今年企业确实亏钱,没钱怎么办?我们也可以搞一些荣誉激励,比如今年把年会好好办一办,给大家买一些年货福利,还可以做各种荣誉颁奖,把每一个人的优点都找出来,只要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都给他颁个奖。虽然没钱分,但是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情绪价值。


比如华为每年都金牌奖,明日之星奖、优秀家属奖等等。还有一些根据工作重点任务的专项荣誉奖等等,而且华为的荣誉奖做得很有仪式感,员工真的感受到被认可。所以说激励,不代表一定就是分人民币。



524{{total}}

相关文章

评论

  • 网友说:{{el.time}}
    {{el.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