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 高维学堂|祝鹏程:月度经营分析会-直击问题、找准抓手,集中力量打胜战!【上海27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20/42
  • 高维学堂|陈勇:超级转化率-团队训战班【杭州19期】

    战略&业务/陈勇 报名:2/7
  • 高维学堂丨张静:特许加盟-法律风控课—建立加盟风险管控与品牌保护双体系(餐饮行业)【1期】

    餐饮课/张静 报名:7/42
  • 高维学堂丨蒋伟良:组织设计总纲课-冲锋导向的组织与人才建设[上海15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12/60
  • 高维学堂|阿里大政委欧德张:做实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深圳82期]

    组织&人才/欧德张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赵建光:科学调优单店模型—用三维数据模型构建可复制的单店盈利公式【上海1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0/48
  • 高维学堂|于学航: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激活团队,成果翻倍【广州11期】

    组织&人才/于学航 报名:12/42
  • 高维学堂|北北:高复购产品矩阵与菜单体系—系统思维做产品,长效盈利高增长【深圳18期】

    餐饮课/北北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董俊豪:AI时代的企业进化-从认知突破到战略部署企业级AI【上海3期】

    战略&业务/董俊豪 报名:25/36
  • 高维学堂丨高上:供应链管理-如何实现快交付高周转【深圳32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40/42
  • 高维学堂|汪瀛:业务领先战略-找到战略机会点,构建战略控制点【北京39期】

    战略&业务/汪瀛 报名:2/42
  • 高维学堂|刘玖锋:1号找人官-创始人的战略性人才聘用课【杭州10期】

    组织&人才/刘玖锋 报名:22/42
  • 高维学堂|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全套品牌打法,瞄准品类第一[深圳66期]

    战略&业务/冯卫东、快刀何 报名:43/50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餐饮版)—把钱分对,激活团队【5期】

    餐饮课/卞志汉 报名:0/42
  • 高维学堂|郭春鹏:餐饮私域会员增长实战课—从“流量”变“留量”,让“回头客”持续复购【深圳10期】

    餐饮课/郭春鹏 报名:0/42
  • 高维学堂|张雷:跨境爆品打造-跨境系列课【杭州12期】

    战略&业务/张雷 报名:24/42
  • 高维学堂|范否:创始人的极简法律课-识别关键风险点,人身财产皆安全【上海首期】

    内控赋能/范否 报名:17/36
  • 高维学堂|赵传书:打造竞争领先型餐饮供应链—灵活应对变化 快速响应需求【深圳7期】

    餐饮课/赵传书 报名:20/42
  • 高维学堂|汤君健:高增长团队打造——构建“特战小队”,打赢业务攻坚战【上海56期】

    组织&人才/汤君健 报名:12/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销售业绩管理-让关键销售行为对准业绩增长 【北京26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7/42
  • 高维学堂|高上:需求预测管理&库存管控【厦门22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2/7
  • 高维学堂|徐薇:财务BP能力提升-业财融合助力盈利管理【上海8期】

    组织&人才/徐薇 报名:38/42
  • 高维学堂|刘晴:外卖盈利模型重塑(连锁企业)—重塑外卖模型,实现利润倍增【深圳2期】

    餐饮课/刘晴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刘绍荣:战略设计总纲课-开启新战略,领跑新周期【广州8期】

    战略&业务/刘绍荣 报名:30/42
  • 高维学堂 | Barry 祝鹏程:卓越经营者-找准经营发力点,实现破局9 式增长【北京22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29/42
  • 高维学堂|郭嘉:战略级项目管理-让战略落地,实现收益[上海5期]

    组织&人才/郭嘉 报名:26/42
  • 高维学堂|刘红革:产品开发管理IPD-从客户需求到产品成功[上海43期]

    战略&业务/刘红革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刘振宇:餐饮股权动态合伙制—从单店到多店,股权助裂变【5期】

    餐饮课/刘振宇 报名:0/42
  • 高维学堂|余章荣:超级门店与流程再造—构建高效流程,助力业绩增长【广州35期】

    餐饮课/余章荣 报名:2/42
  • 高维学堂|科叔:AI与用户研究实战-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创新[广州18期]

    战略&业务/科叔 报名:19/42
  • 高维学堂 |超级面试官 -创始人高管的面试课【杭州29期】

    组织&人才/川老师 报名:9/42
  • 高维学堂|袁园:OGSM战略拆解 —— 将战略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年度计划 【上海6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0/7
  • 高维学堂|汪志谦:品牌体验设计-关键时刻MOT-增量存量,双增长模型[上海67期]

    战略&业务/汪志谦 报名:31/48
  • 高维学堂|张鹏:结构性降本增利-把每一块钱都花在刀刃上【上海8期】

    战略&业务/张鹏 报名:24/42
  • 高维学堂|罗毅:做对股权激励-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拼,一起赢【深圳3期】

    内控赋能/罗毅 报名:1/36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高效拜访-用一半时间,赢两倍订单【深圳9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6/42
  • 高维学堂|季益祥:教练式领导力—把每位员工带成干将[上海86期]

    组织&人才/季益祥 报名:34/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破解企业激励难题》[上海117期]

    组织&人才/卞志汉 报名:39/42
  • 高维学堂丨袁园:OGSM业务规划与执行-一页纸打通战略到个人绩效「上海63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上海99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28/80
  • 高维学堂|郭嘉:极简项目管理—创业公司也适用的高效落地法[深圳70期]

    内控赋能/郭嘉 报名:27/42
  • 高维学堂丨韩雨廷:特许加盟-商业模式课—从模式成功到体系成功,打造万店连锁路径(餐饮行业)【5期】

    餐饮课/韩雨廷 报名:5/42
  • 高维学堂|崔建中:B2B策略销售-科学定策略,大幅提升赢单率【深圳35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20/42
  • 高维学堂丨Ronnie 陈陶琦:品牌投放策略-消费品从1到10的科学营销传播【深圳26期】

    战略&业务/陈陶琦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李宜蓓:餐饮线上营销与爆品打造-解锁流量变现新招式【深圳5期】

    餐饮课/李宜蓓 报名:4/42
  • 高维学堂丨袁嘉骏:全员短视频营销-餐饮训练营【杭州12期】

    餐饮课/袁嘉骏 报名:5/42
  • 高维学堂|杨轶:公司顶层架构与股权规划-以终为始,科学设计股权架构6大关键节点【深圳5期】

    内控赋能/杨轶 报名:1/36
  • 高维学堂|创始人财务进阶—打造支撑战略、业务的财务能力[上海59期]

    内控赋能/徐薇 报名:11/42

阿里黄旭:人才盘点就像理牌,创始人要确保自己手里有一手好牌

原创 2020-01-06高维学堂

    1

  什么是人才盘点

  (What)

  人才盘点是我在阿里做过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另外一个工作是九阳真经。人才盘点是什么?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我们隔一段时间都要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柜,每年至少一次。因为我们的衣柜里边有很多衣服是你买了之后不怎么穿的,这些衣服要赶紧送人,否则就是资源浪费。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书柜,我也建议你们每年都要理一理自己的书柜,很多书你不看就赶紧送人,把它们转移到能够发光发热的地方。

  人才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公司里我们是通过人去做事情,通过事情来判断人;我们要一手抓事,一手抓人。人不对,事怎么对?所以要定期进行人员梳理。

  人才盘点这个词是通用电气(GE)发明的,阿里巴巴大概是在2008年开始做起来,马云当年就对这项工作的结果很满意,因为他觉得自己手里有牌了,没做这个事情之前他不清楚自己手里有什么牌。

  昨天我们讲到讲价值观就是麻将规则,广州麻将,四川麻将,成都麻将,每一个地方的打法不一样。我们还可以用麻将的比喻来说明人才盘点。打麻将就是要不断地抓牌、理牌,人才盘点就是理牌的过程,大家都希望自己手里有一手好牌。

  阿里巴巴每年有三件大事:

  9月-10月做战略;

  11-12月做预算;

  2月-5月做人才盘点。

  人才盘点由我负责,在2月的时候开始启动。当时阿里巴巴集团有7个CEO,我逐个上门,为每个CEO和HR负责人介绍人才盘点的流程,他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他们清楚了之后就会安排下去,要求各个总监向副总裁汇报,副总裁向CEO汇报。也就是说下面首先要做小型的人才盘点,把结果汇报给副总裁,副总裁再把结果汇报给CEO。然后在5月里的一周,每个公司分别“过堂”,有的公司用半天时间,有的公司用一天时间。他们的核心团队来一一汇报。

  2

  为什么要做人才盘点

  (Why)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盖洛普路径”,其基本思想是:软指标带来硬结果。所谓硬结果(数据),就是企业经营的财务结果,软指标则是指人的态度和行为指标。根据盖洛普路径理论,优秀经理帮助员工发现优势和因材施用,继而达到敬业,敬业员工培养和保留忠实顾客,推动企业利润增长和股票增值。

image.png

  也就是说,企业管理的水平决定了员工的敬业度,员工的敬业度决定了顾客的忠诚度,顾客的忠诚度又决定了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公司的收入利润又决定了股票价格。盖洛普路径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人的重要性,和我讲的“人不对,事不对”是一个道理。

  做人才盘点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形成公司的人才观,建设起公司的人才体系,来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公司人才结构的问题,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image.png

  3

  人才盘点怎么做?

  (How)

  在座各位都是管理者,你们视野里面关注的有多少人?(学员回答20人,30人,40人不等)那大家知道人才盘点的发明者杰克·韦尔奇的视线范围内有多少人吗?(学员回答54人,100人,600人,2000人不等)。

  人才盘点背后是一套系统在提供支持。马云手里面大概是200-300张牌,杰克·韦尔奇手里面有5000张牌。假如杰克·韦尔奇今天来上海出差,他就会打开记录,看上海有谁是那5000张牌里的,他就会约他喝咖啡,聊聊天,聊的时候他做笔记。他会不断地到世界各地见这5000个人,记笔记。所以他其实是GE最大的人力资源官。

  杰克·韦尔奇有两个动作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每个月他都要赶到GE的克劳顿维尔领导力培训中心,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听听这些骨干们在忙什么,跟马云一样的用鼻子嗅一嗅味道,这样就知道前线发生什么事儿了。另外当然他也会分享他的想法,给大家讲GE的使命和愿景。这是他20年里面每个月坚持要去干的事情,很了不起。

  第二就是坚持做人才盘点,5000个人他坚持逐个去见面聊天做笔记。通用电气有一项要求,就是在全世界这么多子公司里边,任何一个CEO离职,都会在24小时之内宣布其继任人选。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手里有足够多的牌。

  我们不需要管那么5000张牌,我们需要管大约一副牌:52张。

  人才盘点要盘三种人,一副牌:

  第一种人是你的直接下属,5-10个人。你如果管不好自己最重要的5-10个人,请你先不要管别人。马云说过,如果你的下属和老婆闹离婚了你都不知道,那你就是失职了。所以你的直接下属你要了解得很清楚。

  第二种人是你下级的下级里面的“2”和“1”(注:指最优秀的20%和最差的10%),大概有10-20人。这就像一个学校的校长要管好学校的班主任,5-10个班主任是必须要管的,然后每个班级里面的两头也要管住,英文叫“dean’s list”(校长名单),就是请每个班主任跟自己讲清楚,你们班最优秀的三好学生是谁,每个班最差的10%学生是谁。

  第三种人是公司里的明星,也是10-20人。公司里除了管理岗位,还有同样重要的技术岗位。在这些技术岗位上有我们最重要的销售,最重要的设计师,最重要的技术专家,等等。阿里巴巴有一位技术大拿,外号冯大师。他是Oracle在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通过认证的10个数据库专家之一。阿里巴巴有两套职级体系,一个是M系列,一个是P系列。我是M6,冯春培是P11,我们都是副总裁待遇,也就是说P11=M6。

image.png

  人才盘点针对的就是这三种人,加起来差不多正好是一副扑克牌。你应该有自己的一副牌,知道谁是你的A,谁是你的K,谁是你的Q,谁是你的J。当然随着你管的人越来越多,手里面牌的数量也会增加。马云手里有两三百张牌,他自己关注的范围可能是一打,后面有阿里的组织部帮他管。杰克·韦尔奇手里有5000张牌,后面也有人力资源团队和管理体系帮他做人才盘点。

  人才如何评价?

  首先我们要结合每个人的简历、业绩表现、潜力如何、排队怎么样,潜力怎么样以及他的八卦情况,对他形成一个基本的了解。

  其次,我们要分别观察他们的“心、脑、手和钱包”。这个管理人才的四个方面是我的一个发明。

  心,是指他的兴趣和激情所在;

  脑,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工作阅历,出身不同,他的思维方式、习惯也不同;

  手,是指一个人拿结果的能力,这个人过去做了什么事情;

  钱包,是指这个人的利益、需求是什么,如何让他的利益和公司结合起来。

  另外,阿里巴巴在做人才盘点的时候会讨论一个人在公司里发展得是不是太顺了,是不是没有摔过跤,这个人是不是一直挑老板。如果他在公司里总是挑老板,那么我们这次一定要给他换一个可能会让他觉得难受的老板,看他能不能过这一关,如果能够过这一关,我们下一步再重用他。

  “三年动一动”也是我的发明。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如果连续三年没有动过,建议你考虑给他动一动。原因是什么?举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连锁品牌的重庆店业绩非常出色,在公司里全国排第一,但是那个店的总经理已经在这个岗位上连续做了9年了,这个人已经完全没有激情了,这就是问题所在,他早就应该被解放出来去做更大的事情,比如说去负责一个省,一个大区。但是他9年来一直在做这个重庆店的店长,更糟糕的是他的两个副总也都跟他做了8年了。所以在人才盘点中如果发现有人在他的岗位上三年没动过了,建议你打一个问号,考虑一下要不要给他动一动。

image.png

  我们画同心圆,三个圈,从里到外分别是:舒适圈、挑战圈和恐慌圈。

  请问我们在座的学员,一个人在哪个位置的状态是最佳的?(学员回答:挑战圈)我的答案跟你们不一样:最好的状态是一只脚在恐慌圈,一只脚在挑战圈。

  这就像昨天我给分享的好未来张邦鑫的例子,他说,“免费试听,随时退费”让我们战战兢兢,也使我们更强大。所以一只脚踩在恐慌圈,一只脚踩在挑战圈的状态就是最好的时候,因为这是一个人最紧张、最有危机感的时候,这时候最能激发他的斗志和创造力。

image.png

  最糟糕的是完全待在舒适圈里面,当然完全处在恐慌圈里面也不行。所以人才盘点的时候我们要搞清楚,团队里有谁在舒适圈,有谁在挑战圈,有谁是在恐慌圈,我们应该怎么办。

  评价之后紧接着要落地,变成下一步的行动,制定出3个月的行动计划。如果只是评价,没有接着行动计划,等于白盘。

  这里我也再次提醒大家,我们用人应该是用人之长而不是去改其短。因为一个人在30岁以后就改不了了。除非遇到重大挫折或变故。

  另外一个话题,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随着公司成长我们很关心随着公司的成长,估值的变化,公司的团队有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嘉御基金内部也在不时地讨论,哪家公司团队发生变化了,我们投这家公司的时候团队是这些人,这两年三年下来,如果团队没发生变化,没有随着公司的估值提升同步升级,很可能这个公司就没有后劲了,因为业绩的成长是靠团队的成长,这二者之间是有直接关系的。


2089{{total}}

相关文章

评论

  • 网友说:{{el.time}}
    {{el.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