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高效拜访-用一半时间,赢两倍订单【深圳9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6/42
  • 高维学堂|赵建光:导向经营提升的餐饮财务课—从财务数据洞察经营问题,实现降本增效【7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6/42
  • 高维学堂|汪瀛:业务领先战略-找到战略机会点,构建战略控制点【北京39期】

    战略&业务/汪瀛 报名:2/42
  • 高维学堂|郭嘉:极简项目管理—创业公司也适用的高效落地法[深圳70期]

    内控赋能/郭嘉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高上:需求预测管理&库存管控【厦门22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2/7
  • 高维学堂|刘绍荣:战略设计总纲课-开启新战略,领跑新周期【广州8期】

    战略&业务/刘绍荣 报名:32/42
  • 高维学堂 | Barry 祝鹏程:卓越经营者-找准经营发力点,实现破局9 式增长【北京22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21/42
  • 高维学堂丨韩雨廷:特许加盟-商业模式课—从模式成功到体系成功,打造万店连锁路径(餐饮行业)【5期】

    餐饮课/韩雨廷 报名:5/42
  • 高维学堂丨高上:供应链管理-如何实现快交付高周转【深圳32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31/42
  • 高维学堂|祝鹏程:月度经营分析会-直击问题、找准抓手,集中力量打胜战!【上海27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19/42
  • 高维学堂|汤君健:高增长团队打造——构建“特战小队”,打赢业务攻坚战【深圳55期】

    组织&人才/汤君健 报名:40/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销售业绩管理-让关键销售行为对准业绩增长 【北京26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7/42
  • 高维学堂|李宜蓓:餐饮线上营销与爆品打造-解锁流量变现新招式【深圳5期】

    餐饮课/李宜蓓 报名:4/42
  • 高维学堂|范否:创始人的极简法律课-识别关键风险点,人身财产皆安全【上海首期】

    内控赋能/范否 报名:12/36
  • 高维学堂|董俊豪:AI时代的企业进化-从认知突破到战略部署企业级AI【上海3期】

    战略&业务/董俊豪 报名:23/36
  • 高维学堂|刘晴:外卖盈利模型重塑(连锁企业)—重塑外卖模型,实现利润倍增【深圳2期】

    餐饮课/刘晴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刘红革:产品开发管理IPD-从客户需求到产品成功[上海43期]

    战略&业务/刘红革 报名:8/42
  • 高维学堂|崔建中:B2B策略销售-科学定策略,大幅提升赢单率【深圳35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24/42
  • 高维学堂|创始人财务进阶—打造支撑战略、业务的财务能力[上海59期]

    内控赋能/徐薇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张鹏:结构性降本增利-把每一块钱都花在刀刃上【上海8期】

    战略&业务/张鹏 报名:16/42
  • 高维学堂|余章荣:超级门店与流程再造—构建高效流程,助力业绩增长【广州35期】

    餐饮课/余章荣 报名:1/42
  • 高维学堂|汪志谦:品牌体验设计-关键时刻MOT-增量存量,双增长模型[上海67期]

    战略&业务/汪志谦 报名:31/48
  • 高维学堂|刘振宇:餐饮股权动态合伙制—从单店到多店,股权助裂变【5期】

    餐饮课/刘振宇 报名:0/42
  • 高维学堂|张雷:跨境爆品打造-跨境系列课【杭州12期】

    战略&业务/张雷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上海99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28/80
  • 高维学堂|杨轶:公司顶层架构与股权规划-以终为始,科学设计股权架构6大关键节点【深圳5期】

    内控赋能/杨轶 报名:1/36
  • 高维学堂|季益祥:教练式领导力—把每位员工带成干将[上海86期]

    组织&人才/季益祥 报名:32/42
  • 高维学堂|阿里大政委欧德张:做实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深圳82期]

    组织&人才/欧德张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袁园:OGSM战略拆解 —— 将战略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年度计划 【上海6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0/7
  • 高维学堂|罗毅:做对股权激励-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拼,一起赢【深圳2期】

    内控赋能/罗毅 报名:36/36
  • 高维学堂|陈勇:超级转化率-团队训战班【杭州19期】

    战略&业务/陈勇 报名:1/7
  • 高维学堂|赵传书:打造竞争领先型餐饮供应链—灵活应对变化 快速响应需求【深圳7期】

    餐饮课/赵传书 报名:19/42
  • 高维学堂|郭嘉:战略级项目管理-让战略落地,实现收益[上海5期]

    组织&人才/郭嘉 报名:23/42
  • 高维学堂 |超级面试官 -创始人高管的面试课【杭州29期】

    组织&人才/川老师 报名:8/42
  • 高维学堂|刘玖锋:1号找人官-创始人的战略性人才聘用课【杭州10期】

    组织&人才/刘玖锋 报名:15/42
  • 高维学堂|于学航: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激活团队,成果翻倍【广州11期】

    组织&人才/于学航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科叔:AI与用户研究实战-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创新[杭州18期]

    战略&业务/科叔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北北:高复购产品矩阵与菜单体系—系统思维做产品,长效盈利高增长【深圳18期】

    餐饮课/北北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郭春鹏:餐饮私域会员增长实战课—从“流量”变“留量”,让“回头客”持续复购【深圳10期】

    餐饮课/郭春鹏 报名:0/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餐饮版)—把钱分对,激活团队【5期】

    餐饮课/卞志汉 报名:0/42
  • 高维学堂丨张静:特许加盟-法律风控课—建立加盟风险管控与品牌保护双体系(餐饮行业)【1期】

    餐饮课/张静 报名:7/42
  • 高维学堂丨袁嘉骏:全员短视频营销-餐饮训练营【杭州12期】

    餐饮课/袁嘉骏 报名:4/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破解企业激励难题》[上海117期]

    组织&人才/卞志汉 报名:36/42
  • 高维学堂|徐薇:财务BP能力提升-业财融合助力盈利管理【上海8期】

    组织&人才/徐薇 报名:35/42
  • 高维学堂丨Ronnie 陈陶琦:品牌投放策略-消费品从1到10的科学营销传播【深圳26期】

    战略&业务/陈陶琦 报名:21/42
  • 高维学堂丨袁园:OGSM业务规划与执行-一页纸打通战略到个人绩效「上海63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丨蒋伟良:组织设计总纲课-冲锋导向的组织与人才建设[上海15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10/60
  • 高维学堂|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全套品牌打法,瞄准品类第一[深圳66期]

    战略&业务/冯卫东、快刀何 报名:36/50

师兄比师弟挣得少?华为这样解决新老员工的薪酬矛盾

原创 2019-09-12高维学堂

  问题: A公司2014年招聘某专业应届毕业生时,根据外部薪酬调查数据,确定了5000元/月的起薪水平。到了2015年,由于市场对此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大,平均薪酬水平提高了20%,为了确保人才质量,公司将起薪提高到了6000元/月。虽然招聘问题得以解决,却由此带来了内部不公,导致2014年进入的员工怨声载道,为什么师兄比师弟挣得还少?


  答:在华为,员工的薪酬包括固定薪酬和变动薪酬。固定薪酬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决定固定薪酬有三大因素,其中两个涉及到内部公平性,一个涉及外部公平性。


  涉及内部公平性有两个,一个是岗位价值,就是你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为什么总经理比副总经理工资高?那是因为总经理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更大,就这么简单。


  第二,员工的胜任能力。岗位职责决定了一个人的薪酬范围,但是还要区分个人能力的高低,因为钱是分给人的,有的人能力高、经验丰富,有的人能力低,所以薪酬水平也不同。


  这两个是决定企业内部公平性的基本因素。


  第三个因素是外部市场竞争。即使大家的岗位价值一样,但是因为有些岗位可能在市场上特别稀,因此外部薪酬水平可能不一样。比如,在华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软件工程师的工资低于硬件工程师,那是因为找不到人,所以物以稀为贵。这是供需矛盾决定。


  这里边,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公平性和外部公平性会出现冲突。那么,一旦出现不一致,是优先外部还是优先内部?必须是优先外部,否则你根本找不到人。


  但是,一旦外部竞争性优先之后,内部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出现我们上面提到的师兄比师弟赚得少的问题。怎么解决?


  第一种方式是长期激励。长期激励,就是股权激励,例如华为的虚拟股权,还有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常用的期权等。长期激励通常跟员工的任职时间挂钩,譬如一般是一年以上的员工才能享受长期激励。


  长期激励有四个决定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价值观。道不同不相为谋,价值观决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华为就把价值观考核作为是否配股的第一要素。


  第二是岗位,你的职位高低决定配股的多少,因为责任越大,贡献也越大。


  第三,你的累积业绩。


  第四是发展潜力。你现在的能力,不代表未来就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比如,华为的退休人员基本上不配股,因为第四项太低了,基本为零。一个60岁的人还配什么股呀,多发奖金就可以了。


  第二种方式是奖金。如果一个人的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或者他的能力强,相对来说他的奖金包也更大。


  天涯社区曾经有一个帖子,是华为人发的。一位华为员工在帖子里说,他去年考核是B,然后分了3万块奖金;今年他的考核A,结果只得了2万块奖金。前提是他的职位没变,部门也没变,角色也没变。大家觉得公不公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奖金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华为的奖金是非常多元的,有季度奖、月度奖、年终奖、专项奖等等。奖金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组织绩效,一个是个人贡献。组织业绩,是由公司业绩、部门绩效和个人绩效决定,这就意味着会出现一种情况,比如说今年公司整体业绩很差,或者是公司业绩不差,但部门绩效很差,那么个人的奖金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所以,华为的奖金收入是基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个人贡献来发放的,这样一来,员工的收入与公司的效益息息相关,促使员工更加努力奋斗,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种方式,就是签字费,英文叫sign on bonus。就是西方的做法。西方特别重视所谓制度的严谨性,不能被破坏。


  比如你的薪资要求是6000,他们会把工资做成5000,剩下1000就算签字费。但是签字费通常最多保留两年,每个月发,两年以后就没了。这样一来,虽然总体薪酬没变,但是通过签字费这种方式来平衡固定薪酬的内外部矛盾。


  但是,如果你干得好,华为一方面会根据你的绩效贡献调整固定薪酬,公司每个季度都会有加薪包,优秀员工一年有多次加薪的机会;另一方面还有各种形式的奖金收入,两年后你的薪酬可能早就超过6000了。


  最后,如果公司的薪酬体系是规范的,就像上面说的,一般两到三年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干得差,他可能几年都不会调薪,不升其实就是降了。


  华为统计过,三年以后,这种矛盾就会解决,因为到公司后,是按照价值贡献定价,你做出的业绩贡献越多,你的调薪范围就越大。到时候,可能是本科生的工资比博士生还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固定薪酬的因素跟变动薪酬的因素不一致,所以千万不要把这两个结合在一起。中式年薪就是把固定薪酬和变动薪酬结合在一起,这个制度在15年前已经被全世界抛弃了。这种年薪制度的激励效果非常差的。

2371{{total}}

相关文章

评论

  • 网友说:{{el.time}}
    {{el.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