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2024-12-09高维学堂
► 高维君说: 在一个公司,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往往是“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再怎么降也就只能降10%,“隐性成本”造成的浪费才吓人,我们认为可能 90% 以上。 所以,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企业里那些看不见的隐性成本。 来源 | 高维夜校直播分享 高维学堂常驻导师 | 张鹏 编辑 | 高维君 01 结构性降本的3个层次 我们把降本分成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单项领先”,也就是“省”,一般是针对你一眼就能看见的浪费,比如差旅补助之类的,这种降本我们叫“甩成本赘肉”。 第二个层次是“整体领先”,这种情况通常是针对一条业务线,它并不是单纯地减少某一块的成本,而是要做取舍,通过合理搭配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02 用经营价值链,算好经济账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价值链分析法”,他把企业里所有的经营活动分为两类,一类叫基本活动,包括进料、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等,这些是直接产生价值的;另一类叫支持性活动,比如人力、采购、财务等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FQ机械公司是一家传统企业,一年营收大概7000万,利润率16%。 其实这个数据看起来是挺不错的,但是当他老板了解到,某头部同行一年做了两个亿,利润率高达20%。他开始不满意了:同样的商业模式,产品差不多,团队结构也差不多,但是为啥就比人家少了4个点?于是找到我们,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利润率。 我们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要立足于它的成本结构来做分析,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叫做“三比一看”: 和同行比差距大; 和历史比差距大; 和预算比差距大; 看金额占比大。 通过“三比一看”,我们就比较容易找到企业的降本机会点。当然,跟同行比的话需要拿到对方的数据,但是如果对方是非上市公司,我们很难看到它的成本结构。这个时候,你可以和自己比。 于是,我们把这家公司连续两年的数据拉出来,做了一个简化版的报表。 通过这个报表,我们就发现它的销售费用增加了,从1.69%涨到了2.24%,和历史数据比,差距是比较大的。 还有设备折旧、工厂、人工管理都有一些增加,这也是很容易看出差距的。 03 如何从隐性成本中挖利润? 说到降本,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原材料、仓储物流、人工、库存等等,这些大家都能看到的成本叫“显性成本”。所谓“显性成本”,就是容易量化,直接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成本。 但是,在一个公司,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往往是“隐性成本”。所谓的“隐性成本”,是指那些难以量化的,隐藏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关系之中的成本,比如,议而不决的无效会议,错误的业务决策等等。 “显性成本”再怎么降也就只能降10%,“隐性成本”造成的浪费才吓人,我们认为可能 90% 以上。所以,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企业里那些看不见的隐性成本。 一说到降本,大家都下意识第砍掉那些销量少、价格低、毛利低的产品,精简产品,提高爆品数量,这么做是对的吗?不一定。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单看毛利的话,是看不出一个产品真正的盈利水平的。比如化妆品的毛利可能高达90%,但是你会发现它的营销成本可能高达60%,以及退货率非常高,一旦把这些成本都算上,它的盈利水平其实不算高的。 其实,我们可以用“贡献值”来看一个产品的盈利,计算公式如下: 贡献值 = 产品收入 - 产品成本 - 营销成本 - 仓储物流成本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叫“波士顿矩阵”的理论,我们借鉴“波士顿矩阵”的划分方式对各个产品进行梳理。 销量涨得快,但是还不赚钱的产品,叫“问号”产品。 当我们把这四块业务梳理出来,再按照贡献值做一个划分的话,就很容易发现哪些产品应该保留,哪些产品应该砍掉。 以我们辅导的某电商公司为例,通过贡献值分析,我们发现,只要不做亏损的瘦狗产品,虽然业绩会下滑了6000 万,但是利润反而会增加 1260 万。 而且,品类减少了,仓储物流是不是也降低了?运营成本是不是也变少?以及管理的复杂度也降低了,后台也不需要那么多管理人员了。所以,经过我们辅导之后,这家公司又降低了 1000 多万成本,总共提升了 2000多万利润。 当然,这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说的只是一个简化后的逻辑。其实当我们真正做咨询项目的时候,要复杂得多,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多。 比如说对于电商业务,不但要考虑产品贡献值,还要考虑渠道贡献值;而且我们要根据业务价值链对各个环节进行拆分,然后制定出过程指标,这样才能发现其中真正能降本的环节。 04 发现隐性成本的小技巧 如何发现你的企业当中的隐性成本?虽然我们在管理报表和财报上看不见,但是只要出现“率、效、期”三个核心词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了。 比如,营销成本里的渠道平均转化率(销售转化率、线索有效率)、CAC(客户获取成本)、CRC(客户留存成本)、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复购率,NPS(净推荐值)…… 交付成本的合格率、交期、周转率、库存率、出成率、客诉率、延误率(延误时间、延误成本)、返工率,退货率…… 管理成本里的人效(业务团队人效、管理团队人效、生产团队人效等)、HR相关指标(到岗率、1年留存率、优秀员工流失率)…… 总之,只要发现“率、效、期”这样的词就要注意,这里可能就藏着隐性成本。 成本结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很多老板算账的时候,只看到从自己手里进和出的钱,这些都是显性成本,但是企业还有很大一块隐性成本,是很多人看不到的。而且隐性成本处在冰山之下,隐秘且巨大。
第三个层级是“长期领先”。对整个公司来说,大家都会关心未来三五年以后,公司持续稳定地增长,盈利能力也更强。如果要达到这种预期,我们就需要关注怎么花钱,才能构建起你的经营壁垒,从而保持长期领先的局面。
通过这个表格,哪些成本可以降哪些无法降,都一目了然。其实,降本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海绵够大,就总能挤出利润来。
那么,如何从隐性成本中挖利润呢?
当然,真正的降本并不是简单地砍掉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业务,其实真正的降本关键在于“激活”,让每一分钱转化出最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