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2021-08-22高维学堂
来源 | 高维学堂《教练式领导力》
学友 | 鄢帅成
编辑 | 高维君
现状:
我发现学习的时候,自己也好,很多同学也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1、感觉教练问问题,都是在追着问的,『追问』和『引导』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2、感觉自己问问题的时候,有很强的『套路感』,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在用手指头找着问题问;
3、当对方被卡住的时候,非常容易回到『直接给建议』的老路上去。
我认真体会过这些问题,分享四点体会出来,供大家参考:
体会一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两种关系:
『我与它』、『我与你』
它指的是第三个客体,比如:要完成的目标、比如其他的某个关系等。
『我与它』,几乎是一切不良关系的根源所在:
【事业上举个栗子】
我们很多人都陷入『我与它』的关系中而不自知,比如我们表面上看,是在跟员工探讨问题,而实际上,我们的内心里只想着:你赶紧认同我的引导,赶紧去干活,赶紧完成我们的目标!
员工可以从你的表情、你的肢体语言、你的节奏中,捕捉到这个信息,他/她 get 到了,就知道了:
你心里其实是没有他/她的,你心里只有那个目标,或者只有你自己的个人发展,或者只有你与你的上级的那个需要维护的关系。
这个时候,无论你怎么表现出语言上的支持,在员工看来,那都是假惺惺的,因为你心里没有真正地『在意』他/她,你真正在意的,是通过他/她去完成的那个『它』(目标或另外的关系或你的其他算盘)。
所以,真诚的构建『我与你』的关系,我不仅在乎那个目标,同时我还真诚地在乎『你』的感受,在乎『你』的痛苦,在乎『你』本身的成长,在乎『你』自身的价值感,在乎『你』的职业发展。
当员工能够 get 到这份真诚的时候,他/她会更容易向你敞开内心。
鄢帅成在《教练式领导力》课堂上。
【家庭上再举个栗子】
很多夫妻吵架,老公会劝老婆:你要为这个家庭的大局着想,为这个家庭的和谐着想!
OK,家庭的『大局』、『和谐』,就成了『你与它』的关系,你老婆已经变成了服从于那个『它』的存在了。很多老婆会感觉很憋屈, 不认可你的意思吧,道理上你说得通,认可你的意思吧,老婆自己的自我就没了……
尽管在道理上,你或许立得住脚,然而,你会『赢了道理,输了感情』,或者说,『有道理,却没效果』。
这里面的逻辑是:『我』要首先真正地肯定、支持和信任『你』的存在,才能更好地构建『我与它』的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在教练技术中,教练与案主稳定、可信的关系,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体会二
从『头脑』到『潜意识』的直觉式内化
我们的学习,很多人停留在头脑中,头脑是什么?
是逻辑、我的观点、我的想法。就是当你特别执着于头脑的时候,你的潜意识就不会主动去记忆了,你的身体不会形成本能。
昨天我洞察到教练和我们的差距,就是他问的问题特别自然,好像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就像刚刚第四组那位美女提的问题最后的 BIA,那个是她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格外的自然。
这就是我们刻意练习的目的,让我们的身体能够记住,而不需要时时调用大脑去思考。
就像开车一样,让身体能够记住方向盘怎么做,脚怎么做。
一定要让你头脑有记忆,然后慢慢地通过持续的练习,进入你的潜意识,潜意识的记忆空间在身体里,所以要通过『放松又专注』的方法,让你的身体本能地使用 GROW 等,内化成你的直觉,内化成直觉的反应。
就像季老师问问题,马上就可以问出,有时候感觉是条件反射式的,这就是化境。
什么是化境,就是用直觉就可以了,你在朝大方向跑,你的 GROW 框架已经深入骨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何能够内化于心呢?
1、我们必须自己经常用,内心的对话、梳理方案和思路,多使用 SMART、GROW 等模型,你自己用的纯熟,自然就能够用在别人身上。
我们不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推销给别人,所以首先要保证我们自己『有』。
2、我们要多在真实场景中,在人际关系中使用。
如果你不想冒风险,可以先从外围人群中试用,待到纯熟了再用于关系亲密的。
如果你是一个胆大心细又脑子反应比较快的人,可以直接在亲密关系中多多使用。但不要让对方感觉到『我与它』的关系,要真诚。
高维学友在《教练式领导力》课堂上。
体会三
做『神经』『血液』,
不做『肌肉』『骨骼』
教练就像村上春树讲的我们很多写文章,写议论文直接表达观点,确实很爽,但读者未必爽。
但是写小说,你得习惯用很慢的速度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主角所面临的困境和冲突,所有的结论他自己得出的,而不是我们直接告诉他结论。
你要忍耐这个过程。
你要能适应比直接告诉答案更慢的速度,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就忍不住要告诉他结论,你要这么干,你要那么干。
如果用人体打比方,教练应该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是神经系统的存在、血液的存在,教练绝对不是肌肉和骨骼的存在。如果是肌肉,我们就直接帮员工干活了,猴子爬到了你的身上。
如果是骨骼,我们直接给他建议和方案了,来,你按照这个框架来干,这是骨骼。
高维学友在《教练式领导力》课堂上。
教练只能是神经系统,神经只传递信息给他,启发他怎么干。
血液是什么?给你提供必要的氧气,提供养分的资源,提供支持,给予滋润(BIA),但绝对不是肌肉骨骼。
关于这一点,可以看一下《笑傲江湖》第十章『传剑』,风清扬教令狐冲跟田伯光打的那一段,风清扬自始至终,从未直接跟田伯光去打,但他教会了令狐冲, 怎样从打不过田伯光,到很轻松地就能把田伯光打的落花流水。
堪称教练式领导力的金庸式案例。
高维学友在《教练式领导力》课堂上。
体会四
教练式领导力可以
帮助自己、他人打开『认知之窗』
以上是约哈里之窗(认知之窗),教练往往能够启发对方的『盲目区』和『未知区』——即直接让他/她探索他所不知道的部分,即便教练自己也不知道,也没关系,因为教练开启的,是对方的潜在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答案潜伏在我们心中,只等着某个教练式人物,把它『引导』或『钓』出来。
教练心中未必会有预设的答案,答案是从对方的心里长出来的。
啰啰嗦嗦的分享,仅供大家参考,不对之处,敬请指正,多多交流感谢季老师所给与的实战框架和启发,感谢老师们的辛苦组织,感谢 5 组的同学们的缘分学习,感谢同学们的愉悦相处!我们下次再见。
祝大家事业蒸蒸日上!诸事如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