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2018-07-13高维学堂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创业公司也是如此。
阿里巴巴十八罗汉的神话如雷贯耳;腾讯五虎的传说至今为人称道;雷军的“铁人三项”也是企业争相学习的榜样。然而,创始团队最终撕逼,夫妻分离、兄弟反目成仇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创业公司搭班子,是创始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如何找到合适的合伙人?创始团队之间如何分工?这都关系到公司价值创造和基业长青。
1// 建立合伙关系的两种方式
创始团队之间建立合伙关系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关系上建立利益。
我们通常讲“兔子不吃窝边草”,但创业大都是从身边的“三老”下手:老同学、老同事、老同乡。这种合伙人模式是在关系上建立利益,大家先有信任基础,然后发展成为股东,早期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有得必有失。不好的地方在于,所有的商业规则都很难约束朋友,基于关系建立的利益关系一旦不理性,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组织的隐患。
2009年阿里巴巴“十八罗汉”集体大辞职,十八罗汉与公司重新做双向选择:你需不需要公司?公司需不需要你?虽然双向选择的结果是100%互相接受,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仪式感,阿里巴巴并没有因此而解雇人,但这可以给早期的创业关系松绑,把过去归零,避免大家长期互相感情绑架。
阿里巴巴也从“创始人时代”进入“合伙人时代” ,为公司未来优秀人才的进入、利益的再次分配与公司组织的进化奠定基础。处理这类事情,不能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处理,既要承认创始团队创造的存量价值与历史贡献,也要激励未来团队创造更大的增量价值。
第二种方式,是在利益上建立关系。
对于具备一定物质条件的成熟创业者,可以和候选人先建立利益关系,而不是马上进入合伙关系。比如,让候选人先成为公司外部顾问,或与公司建立项目合作关系,在利益合作过程中判断人、筛选人与选择人。
2// 创始团队如何搭班子
创始团队之间如何搭班子呢?一个成熟的创始团队,必须考虑三个核心因素:身份定位、职能分工和出钱出力。
▲身份定位
举个例子,刘备今天要出来创业,他需要搭班子,这个时候他面对两个选择:
一是找曹操、孙权跟他合伙创业。那他们三个人的股份应该怎么分呢?三分天下!但是三分天下这个游戏玩不玩得下去?三分天下的结果还是打!打!打!
二是找到诸葛亮、关羽和张飞跟他合伙创业,这种情况下股份就好分很多,因为至少老大是清晰的。
但是创业者找合伙人的时候,合伙人脑门上也没贴个字条“老大”或“老二”,招人时怎么判断对方是老大的基因,还是老二基因呢?
老大的身份确认没有一定之规,这里面没有标准答案。不过,华为公司曾经对于一把手和二把手有一套标准:
老大是进攻型。做企业,老大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打江山的角色,而不是守江山,所以他是进取型的。
一方面,老大比较清晰的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知道公司未来要往哪走,有清晰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老大需要去干的事情。
另一方面,老大通常比较有意志力。创业九死一生,创业过程起起伏伏很正常,但发生困难时合伙人、高管与员工是可以跳槽的。老大不可以跳槽?很多创业者说“老大不能跳槽,只能跳楼”。别人扛不住的老大一定得扛住。这就是老大基因。
老二要具备精细化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守得住,要具备正确的执行力。
这在自然性格里,老大是狼的性格,老二是狈的性格。总结起来就叫做“狼狈为坚”,狼+狈才是一个稳固的团队。
老大的身份一定要有合法性基础。比如三国里面三个老大就分别属于三种类型:曹操是属于能力出众性;刘备属于人格魅力型;孙权属于官二代、富二代型。他们代表了三个不同的类型,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令大家心服口服。
▲职能分工
创业者需要考虑,公司未来要往哪走?要做到什么样的结果?需要哪些核心能力与核心资源?哪些核心能力与资源可以通过外部交易解决?哪些需要通过内部团队解决?通过内部解决的情况下,哪些需要老大本人解决?哪些需要通过合伙人来解决?这些和公司的定位与商业模式有关。
比如,小米创立时,雷军很早就提出要创办一家“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公司,小米的整个合伙人团队搭建也是和这个定位高度匹配。
腾讯五虎也有清晰明确的分工,比如马化腾负责产品的战略,张志东负责技术,曾李青负责销售,另外两个合伙人也是各管一摊。
▲出钱出力
公司创始人团队和核心经营团队,我通常认为这些人都是属于“人格分裂者”,他们至少会分裂成三个身份:
第一个身份是公司的天使投资人。对于每一家公司来讲,公司投资风险最大的、投资时间最早的一笔钱都是经营团队投的,经营团队都是公司的早期天使投资人。
第二个身份是公司的全职运营者。因为光有钱不解决问题,有钱有资源还得有人去运营,公司才有可能产生增量价值,所以说经营团队都是公司全职的运营者。
第三个身份,经营团队还是公司的员工,大家也是跟公司签劳动合同,领工资交社保。
上一篇讨论的法定分配制,之所以出问题,就在于他们只看到创始人“早期天使投资人”这一个身份,但没有看到经营团队除了出钱还需要全职出力的贡献。尤其是对于人力驱动型的公司来讲,长期全职才是经营团队真正的核心贡献。
到底什么叫出力?对于经营团队的出力,我们通常建议要符合这三个条件:
第一是“出大力”。经营团队是个特殊的人群,不像普通的员工,这些人很多时候是连续创业者,有些是原来在公司当高管,有些人没当过高管,但都是有几把刷子的,这些人都是具备核心能力的。
第二个是“出全力”。团队得全职参与公司经营管理。
第三个是“出长力”。货币出资可以一步到位,但人力出资是个长期的、逐渐出资到位的过程。
股东货币出资是“投资”。然而,一个核心合伙人股东,把最有创造力最有价值的时间全职投入干一件事情,长期持续投入,领基本工资,这也是一种“投资”,甚至是很多人一辈子最大的一笔投资。因为人生没有多少个四年,而更没有多少个是最有创造力、最有价值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