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 高维学堂|科叔:AI与用户研究实战-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创新[杭州18期]

    战略&业务/科叔 报名:18/42
  • 高维学堂|郭嘉:战略级项目管理-让战略落地,实现收益[上海5期]

    组织&人才/郭嘉 报名:23/42
  • 高维学堂|于学航: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激活团队,成果翻倍【广州11期】

    组织&人才/于学航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崔建中:B2B策略销售-科学定策略,大幅提升赢单率【深圳35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24/42
  • 高维学堂|升级定位与品牌战略-全套品牌打法,瞄准品类第一[深圳66期]

    战略&业务/冯卫东、快刀何 报名:36/50
  • 高维学堂|郭嘉:极简项目管理—创业公司也适用的高效落地法[深圳70期]

    内控赋能/郭嘉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赵建光:导向经营提升的餐饮财务课—从财务数据洞察经营问题,实现降本增效【7期】

    餐饮课/赵建光 报名:6/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高效拜访-用一半时间,赢两倍订单【深圳9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6/42
  • 高维学堂|“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上海99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28/80
  • 高维学堂|祝鹏程:月度经营分析会-直击问题、找准抓手,集中力量打胜战!【上海27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19/42
  • 高维学堂丨袁嘉骏:全员短视频营销-餐饮训练营【杭州12期】

    餐饮课/袁嘉骏 报名:4/42
  • 高维学堂|袁园:OGSM战略拆解 —— 将战略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年度计划 【上海6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0/7
  • 高维学堂丨袁园:OGSM业务规划与执行-一页纸打通战略到个人绩效「上海63期」

    战略&业务/袁园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陈勇:超级转化率-团队训战班【杭州19期】

    战略&业务/陈勇 报名:1/7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餐饮版)—把钱分对,激活团队【5期】

    餐饮课/卞志汉 报名:0/42
  • 高维学堂丨张静:特许加盟-法律风控课—建立加盟风险管控与品牌保护双体系(餐饮行业)【1期】

    餐饮课/张静 报名:7/42
  • 高维学堂丨高上:供应链管理-如何实现快交付高周转【深圳32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31/42
  • 高维学堂|杨轶:公司顶层架构与股权规划-以终为始,科学设计股权架构6大关键节点【深圳5期】

    内控赋能/杨轶 报名:1/36
  • 高维学堂|刘玖锋:1号找人官-创始人的战略性人才聘用课【杭州10期】

    组织&人才/刘玖锋 报名:15/42
  • 高维学堂|张鹏:结构性降本增利-把每一块钱都花在刀刃上【上海8期】

    战略&业务/张鹏 报名:16/42
  • 高维学堂丨Ronnie 陈陶琦:品牌投放策略-消费品从1到10的科学营销传播【深圳26期】

    战略&业务/陈陶琦 报名:21/42
  • 高维学堂|郭春鹏:餐饮私域会员增长实战课—从“流量”变“留量”,让“回头客”持续复购【深圳10期】

    餐饮课/郭春鹏 报名:0/42
  • 高维学堂|赵传书:打造竞争领先型餐饮供应链—灵活应对变化 快速响应需求【深圳7期】

    餐饮课/赵传书 报名:19/42
  • 高维学堂|刘绍荣:战略设计总纲课-开启新战略,领跑新周期【广州8期】

    战略&业务/刘绍荣 报名:32/42
  • 高维学堂|李宜蓓:餐饮线上营销与爆品打造-解锁流量变现新招式【深圳5期】

    餐饮课/李宜蓓 报名:4/42
  • 高维学堂|刘振宇:餐饮股权动态合伙制—从单店到多店,股权助裂变【5期】

    餐饮课/刘振宇 报名:0/42
  •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销售业绩管理-让关键销售行为对准业绩增长 【北京26期】

    战略&业务/崔建中 报名:7/42
  • 高维学堂|汤君健:高增长团队打造——构建“特战小队”,打赢业务攻坚战【深圳55期】

    组织&人才/汤君健 报名:40/42
  • 高维学堂 | Barry 祝鹏程:卓越经营者-找准经营发力点,实现破局9 式增长【北京22期】

    战略&业务/祝鹏程 报名:21/42
  • 高维学堂|创始人财务进阶—打造支撑战略、业务的财务能力[上海59期]

    内控赋能/徐薇 报名:11/42
  • 高维学堂|董俊豪:AI时代的企业进化-从认知突破到战略部署企业级AI【上海3期】

    战略&业务/董俊豪 报名:23/36
  • 高维学堂|余章荣:超级门店与流程再造—构建高效流程,助力业绩增长【广州35期】

    餐饮课/余章荣 报名:1/42
  • 高维学堂|卞志汉《科学分钱——破解企业激励难题》[上海117期]

    组织&人才/卞志汉 报名:36/42
  • 高维学堂丨韩雨廷:特许加盟-商业模式课—从模式成功到体系成功,打造万店连锁路径(餐饮行业)【5期】

    餐饮课/韩雨廷 报名:5/42
  • 高维学堂|北北:高复购产品矩阵与菜单体系—系统思维做产品,长效盈利高增长【深圳18期】

    餐饮课/北北 报名:10/42
  • 高维学堂|范否:创始人的极简法律课-识别关键风险点,人身财产皆安全【上海首期】

    内控赋能/范否 报名:12/36
  • 高维学堂|阿里大政委欧德张:做实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深圳82期]

    组织&人才/欧德张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刘红革:产品开发管理IPD-从客户需求到产品成功[上海43期]

    战略&业务/刘红革 报名:8/42
  • 高维学堂|刘晴:外卖盈利模型重塑(连锁企业)—重塑外卖模型,实现利润倍增【深圳2期】

    餐饮课/刘晴 报名:13/42
  • 高维学堂丨蒋伟良:组织设计总纲课-冲锋导向的组织与人才建设[上海15期]

    组织&人才/蒋伟良 报名:10/60
  • 高维学堂|汪志谦:品牌体验设计-关键时刻MOT-增量存量,双增长模型[上海67期]

    战略&业务/汪志谦 报名:31/48
  • 高维学堂|罗毅:做对股权激励-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拼,一起赢【深圳2期】

    内控赋能/罗毅 报名:36/36
  • 高维学堂|汪瀛:业务领先战略-找到战略机会点,构建战略控制点【北京39期】

    战略&业务/汪瀛 报名:2/42
  • 高维学堂 |超级面试官 -创始人高管的面试课【杭州29期】

    组织&人才/川老师 报名:8/42
  • 高维学堂|季益祥:教练式领导力—把每位员工带成干将[上海86期]

    组织&人才/季益祥 报名:32/42
  • 高维学堂|张雷:跨境爆品打造-跨境系列课【杭州12期】

    战略&业务/张雷 报名:25/42
  • 高维学堂|高上:需求预测管理&库存管控【厦门22期】

    战略&业务/高上 报名:2/7
  • 高维学堂|徐薇:财务BP能力提升-业财融合助力盈利管理【上海8期】

    组织&人才/徐薇 报名:35/42

给企业做加法、做减法,哪个更难?|减法靠勇气,加法靠创造力

原创 2018-07-14冯卫东高维学堂

定位可以说是研究品牌里最精准的理论之一。它的很多理论内容虽然已经是常识,但是大部分企业家甚至品牌专家是不知道的,或者说非常混乱。


定位到底是什么,里斯和特劳特所著的《定位》一书里开宗明义讲到:定位就是传播输送的新方法。可以说定位是一种革命,因为它让大家开始从信息接收角度考虑信息发送,这个视角彻底改变了营销的方式——接收方能接受什么样的信息能理解什么样的信息,能够记住什么样的信息以及相信什么样的信息。这种处理方式叫“外部思维”,时刻从接收方的角度来加工你的信息,考虑到他脑袋中已有的信息,要清楚他不会轻易接受新的信息。


比如我们开车时常用的高德导航,快点终点时会提醒你点击查找附近停车场,你点击了吗?点击过程中有什么障碍?因为按钮太小,非常难操作,完全没有考虑到开车人的状态,既不安全也不便利。定位首先最重要的心法就是外部思维,一定要转变思维方式。


1 // 从广告部门走到CEO层级



定位理论是如何从营销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的呢?


定位理论发源于广告部门,最先改变的是广告部门的运作,强调定位不是要对产品做什么,而是要对顾客心智做什么。但是部门级的主管只能改变自己部门的动作,改变不了整个公司,所以会强调认知大于事实。随着定位不断地分化与发展,如果要让定位发挥充分作用,必须要对所有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调整,对潜在顾客传递一致的信息,不光只是营销部门在那里喊,所以就变成了CEO层级的工作,只有一把手才能调动上下所有的资源,因此就上升到战略层面了。


强调认知事实统一,要把宣传和事实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好的事实不宣传它,也是白费。比如杭州有一家包子铺,之前去考察的时候,发现它的原料和工艺都做到了一个包子能做到的极致,味道也无可挑剔,可是一旦涨了5毛钱,顾客就不愿意了。为什么?因为你引以为傲的背后的极致,顾客一点儿感知也没有。



2 // 聚焦的两层含义


定位里有一个核心概念——聚焦。为什么要聚焦?从心理学上来讲,聚焦能够简化顾客对品牌的认知,产生专家效应,只干一件事,顾客天生就认为你做得最好,比如去医院做心脏病手术,一定只想找专门做心脏病手术的医生,哪怕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全科医生。从经济学角来来讲,聚焦意味着达到专业化分工,就会有规模经济效应。


但很多时候,大家对聚焦的理解还是比较形而上学,运用到企业经营里容易出现偏差。聚焦有两层含义:一是认知聚焦,二是运营聚焦,认知焦点绝不等于运营焦点。


认知焦点就是占领心智。比如方太主打高端厨电领导品牌,就模糊了,虽然这个广告语对销售的确有帮助,但是后面老板急了打出“大吸力油烟机”的广告,马上就反超了方太,当然这背后有很多门道,其中一个道理就是老板聚焦了真品类。而方太的厨电就不是一个真实的品类,你去让别人买一台厨电,是买不回来的。



人性总希望把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说出来,把所做产品的所有优点都想讲出来,什么三大优点七大优点,但问题是一旦你把七大优点说出来之后,顾客就不想看了。方太说自己是高端厨电,其实也是担心自己没说全,因为它的产品既有油烟机,又有燃气灶,又有消毒柜等等,只能用厨电来涵盖它,可是这样一来,在顾客心目中就很难成为专家品牌了。


你做的可以多,但是不需要都说出来。


只要产生了专家品牌的声望,在某个产品上选择了你,把他引过来之后,就有机会把其它产品卖给他。老板说自己是大吸力油烟机领导品牌,但是顾客买厨房设备的时候,选完油烟机之后往往都还要选其它厨房产品,据说它们有做市场调查,表明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的关联购买度高达百分之七十,结果不仅油烟机销量也变成了第一,还带动了老板的消毒柜和燃气灶也变成了第一。


所以做多件事和说一件事一点儿也不矛盾。



3 // 做减法靠勇气,做加法靠创造力



认知聚焦和运营聚焦所遵循的规则不完全一样。运营聚焦的原因是范围经济性,也就是做多件事比做一件事更有效率,资源可以互补利用,比如有些产品是有季节性的,产能一会儿拥挤一会闲置,只做一件东西就是范围不经济。天图之前投资过一个运动饮料品牌,做的产品有几十种,投了它之后,虽然赚钱,但利润率不高,便怂恿它找了个定位机构做个方案出来,方案就是要聚焦,当时天图对定位理解也不深。


结果一聚焦就有问题了,后来机构说是团队有问题,换了团队还是不行,折腾了一圈最终企业心如死灰,破罐子破摔,回到最初,该做啥就做啥,反而又开始盈利了。多做不是贪多,这个品类具有季节性,为了范围经济性要多做一点。



聚焦是为了释放资源做减法,释放出来不是为了闲置它,而是重新利用它。做多少减法就做多少加法,做加法实际上比做减法要困难,做减法是靠勇气,做加法则需要创造力。另外一个就是先立后破,边破边立,盐典的案例就是这样,逐渐把资源倾斜到焦点业务上,让其它业务自然萎缩,力争做到无痛式改革。


很多学定位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下手太狠,速度太快。


比如日本的森冈书店,在实体书店一片荒凉的情况下,开业半年就实现了盈利,而且它聚焦到什么程度呢?一周只卖一本书。不过相信你也认为它绝对不会就是傻傻在书架上摆一本书,什么也不做。这样的聚焦是无用且可笑的。


没错,它做的加法比减法还要多:根据每一本书,构建一个相关主题;策划一系列相关的展览、活动、对话……所以出版商和作家都自己找上门来寻求合作,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为匹配的渠道。


当年,商界对于当当能不能只做书店,也有非常大的争议,有一种说法认为只做书店肯定不行,当当也这么认为,然后就去做百货了。原来卖书还有盈利,一做百货就开始亏了,2016年9月退市。


到现在为止,关于当当到底应该怎么做,是没有定论的,只能用刚刚说到的定位知识来推导一下——当当聚焦书店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只靠低价卖书,竞争对手很容易赶超,实际上卖书卖文化产品挣钱的还是挺多的。当当可以做网上阅读、电子书之类的,比如微信读书就做得非常好,因为构建了网络效应,不仅是一本书的价格问题,用户的学习、讨论等圈子,还有爱学习之人的社交彰显价值都建立在这里了,这时京东杀过来卖一本便宜的书有用吗?


所以,当当缺少的是在焦点上做加法的创造力。



4 // 加法绝不是意味着全产业链经营



再说回焦点上做加法,是不是可以一直加下去呢?直到最后的上下游全产业链经营?


比如周黑鸭作为一个卖鸭脖子的企业,随着规模越来越大,用的鸭子越来越多,如今该不该养鸭?其实全产业链经常会是一个陷阱,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违反专业分工原则的,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需要全产业链的。


全产业链一是容易与客户竞争,当年宏基电脑就是不甘心一直做代工,所以决定做终端品牌,一旦推出终端品牌电脑,好多大客户就把单子转移了,它认为不做自己的品牌是死路一条,做了却加速死亡,最后代工也做得不行了。二就是竞争弱化,周黑鸭去养鸭的话,它的竞争对手会不会买?肯定不会,所以这个养鸭场只能卖给自己,规模经济不匹配,而且开个卤鸭店与养鸭需要的资源是不同的,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事情。除非那个环节那个鸭子就是你的差异化组成部分。


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对周黑鸭来说,它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要素就是原材料鸭子,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养鸭,但实际上它的差异化在于它的配方和口味。有些人可能会说,比如宜家也自己种树啊。木材是宜家家居的核心差异化所在吗?显然不是,那它其实是没必要自己种树的,当然它有这个财力与能力,所以就去做了。


我们要承认一个误区就是常常不自觉地认为成功者所做的都是对的,成功者一定是做对了某些事情,但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的。


3290{{total}}

相关文章

评论

  • 网友说:{{el.time}}
    {{el.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