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4-08-17高维学堂
► 高维君说:
年底,又到了制定战略的关键时刻。
在洗唰唰创始人陈瑜看来,战略是头等大事,然而要制定一个科学的战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年他们制定战略时就趟了不少坑,浪费了上百万元。
今天,我们把他的趟坑指南整理出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来源 | 高维学堂“洗唰唰”落地案例直播专场
分享嘉宾 | 洗唰唰创始人 陈瑜
编辑 | 高维君
我们是2009年大学还没毕业就白手起家开始创业的。前三年做非标自动化产品的开发,2012年进入商用洗碗机领域,一直到了2015年,营收才300多万,做得十分艰难。
2015年成为我们的分水岭。洗唰唰从300多万做到去年差不多两个亿,名列全国前几名,客户包括海底捞和中快等。
其实,从2012年到2015年,我们团队虽然每一天都很勤奋,但企业发展速度特别慢。当时的感受是,我们空有一番抱负和志向,但就是没有办法,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
我们不断反省,不断调整策略,最终找到洗唰唰在市场中的位置。于是,从2015年开始,营收开始翻番增长。然而,此时各种经营管理问题也开始爆发,客户时有不满发生,人才流失率高,团队也处于焦虑和迷茫的状态。
从2019年6月开始,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到处去找药方。
我们先是找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看,后来又去商学平台培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小波折,上过骗子培训公司的当。
后面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推荐来到了高维学堂。
我们先是听了德哥《动态股权设计》和东哥的《升级定位》,觉得高维的课程很科学,特别对我们这种理工男的胃口。后来又听了蒋博的《流程型组织》,这个时候,仿佛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现代化企业高效管理系统的全貌。(请点击超链接,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我记得,那是2019年的年底,听完课之后,我们回到了公司就开始风风火火的开干,召开了洗唰唰历史上第一次战略研讨会,花了两天的时间,把接下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做出来了。
(图为洗唰唰创始人陈瑜。)
2020年的春节后,我们开始一项一项地推进工作。然而,随着这些工作的推进,问题一个接一个爆发,导致公司资源的大量浪费。
2020年的年底,我们又去上了高维学堂汪瀛老师的《业务领先战略》,根据课堂上的知识,并结合我们这一年来的教训,我们做了一番总结,今天也想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战略规划一个这么难的课题来跟大家分享?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战略规划是创业最开始就要尽量做好的头等大事。因为一旦犯下大错,之后的路会十分的艰难。我犯过许多的错误,也走过太多的弯路,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次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第二,过去一年里,我们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坑。我们也总结出来一些避坑的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今后少走一些弯路。
1
第一个坑
在汪瀛老师的课堂上,他提到了华为战略管理里的一个很重要的模型,就是“五看三定”模型。其中的“五看”包括:看行业/趋势、看市场/客户、看竞争、看自己、看机会。
在“五看”上,我们就走了不少弯路。
首先是,没有跟战略规划团队一起把公司的战略意图(也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认真确定下来,这一点没有做好,导致后面出现的两种结果:
第一种,部分同事的想象力会局限在现有业务中,看到的机会点全是围绕现有核心业务,看不到新型业务的机会。
第二种,缺乏使命、愿景的牵引,大家很容易天马行空,走向极端,输出了很多现有资源能力无法支撑的目标。
比如说,有同事提出把千家万户家吃完饭之后的餐具收回去,洗干净后再送回去的想法。
这些都给我们后面的决策带来了困难,也降低了效率。所以,在“五看”之前,一定要就战略意图达成共识。
第二,不聚焦。
蒋博和汪老师都在课堂上一再强调,做战略要抓关键,要聚焦。但我们实际做战略规划的时候,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019年做战略规划的时候,我们找到的潜在机会点多达10个以上,除了战略机会点,还有新品类的机会点和产品功能上的机会点等等,这么多的机会点,我们舍不得取舍,也不知道怎么取舍,结果可想而知,事多人少活难干,就是我们去年的真实写照。
特别是产品开发层面,项目就多达19项,但是我们的研发团队,也就20多人。算下来,平均一个人要干一个项目,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是可笑。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强调,输出战略机会点的时候,聚焦两个字是要时刻铭记的。
第三,不关注客户和市场。
这一点导致我们在开战略研讨会时,没有事实和数据作为依据,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只能是拍脑袋决定。
举个例子,2009年的年度战略的研讨会上,我们对其中一个市场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平常做业务的过程当中听说过一些消息,然后我们就盲目地进入到这个市场里来。
我们一边开发产品,一边做调查,结果发现那个市场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花费了半年时间,产品也已经开发出来了,搞得自己十分被动。最终只能及时止损。
所以,2020年的战略规划研讨会时,我们就确定了一个原则,战略规划这件事情是极其重要的,必须重视质量。
即使慢一点也没关系,不能直接拍脑袋决定,尽可能保证规划的质量。因此今年我们的战略研讨会就不是按去年那样,只花两天时间风风火火的开干了。
2020年,从10月到12月,我们基本上每两周开一次战略研讨会,期间,如果遇到缺乏数据支持,团队意见无法达成统一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接下来的1~2周里进行市场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尽量做到决策是有依据的,减少拍脑袋决策的机会。
当然,输出战略机会点是无法完全做到100%有数据支持,那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能力,也可能错失一些机会。
所以,我们定下一条原则:有足够的数据支撑,能达成共识的战略机会点,就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做业务设计。无法达成共识的机会点,就按照蒋博在战略课上介绍的BHWS方法,进行机会点的管理,并且在下一个年度的行动计划里,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调查。
第四,流于形式。
战略执行过程中,内外环境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化,这个时候不能完全按照年初的规划去做。
所以,每个季度要举行一次战略纠偏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虽然我们也开季度战略会议,但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年初规划里出现的错误,没有得到及时改正。
举个例子,我们实际上在第二季度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产品开发项目过多,研发团队能力跟不上的情况,还发现了很多其他的问题,但都没有在季度战略会上做及时的纠骗,去制止资源的浪费。这是我们的反思。
最后,除了关注新的战略机会点,还要不断迭代和优化现有业务的设计,寻找机会。
我们之前有个误区,都去想新的机会点,开拓新的业务,从而对现有业务关注度不够。其实,现有的业务也一定要进行优化,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
第二个坑
“五看三定”里的“三定”是:定控制点、定目标、定策略,这个也很重要,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
首先是定战略控制点。
其实,在这件事上,我们是有过真金白银的惨痛教训的。
2019年做战略规划,因为我们对战略控制点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的后果是,竞争对手开发了与洗唰唰功能类似的产品,直接抢走了我们几千万的订单,使我们的核心业务受到了很大威胁。
战略控制点其实就是护城河。所以,当明确了战略机会点之后,一定要去思考它的控制点是什么,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行动计划,把战略控制点夯实。
其实,构筑战略控制点这件事情,我们认为这是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坚持去做。这一点是我们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之后,总结出来的教训。
其次,是定目标。
目标分为业绩目标和非业绩目标。
业绩目标大家比较熟悉,包括销售收入、利润、应收账、现金流等;非业绩目标,一般是渠道的覆盖,产品的开发,客户的突破等等。
其实,非业绩目标的制定是最难的,非常考验一个人对机会、对市场、对竞争的洞察,也是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19年以前,我们在定目标的时候,永远就只有一个目标:销售收入。到了2020年年底,公司业绩目标完成得挺好,营业额超过了年初所设定的目标,利润也不错。
但是,我们发现公司发展不够健康了。
为什么呢?
因为核心竞争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竞争对手跟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小。比如说,客户结构不够合理,导致经营风险会偏大;产品开发缓慢,还是依靠老产品维持公司的生存。
2020年,我们对定目标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知道,除了定业绩目标之外,还要定非业绩目标,将目标定得更全面,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也要认认真真推动业绩目标和核心竞争力目标的达成。
最后,是定策略。
在这点上,我们团队再次犯了不聚焦和拍脑袋决策的错误。
洗唰唰开战略研讨会的时候,大家的参与度挺高的,脑洞大开,纷纷谏言献策,也贡献了很多好的想法。
实际上这又是一个坑。
为什么呢?
我们发现策略多了,在落地的过程中就没法执行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策略过多等同于都没有策略。因为策略过多,执行的时候大家就打乱仗了。
后来我们听了汪老师的《业务领先战略》课程时,才明白不仅战略机会点要聚焦,策略也同样要聚焦。而且,在输出关键策略后,要做小范围的验证,在证明了有效性之后,才能投入资源进行大范围推广。
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是有教训的。
去年年初,我们准备对团餐的客户推广一款洗碗机。我们重新做了产品定位,属于比较高端的产品,价格也高。之后,我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产品开发,然后便开始在全国范围销售,结果半年过去了,根本卖不动。原因是客户不愿意为这么好的产品买单。
后来,我们总结教训的时候,才意识到该产品的定位、价格、销售策略都还没经过市场的验证,便匆匆忙忙开始了推广,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阅读《发现利润区》这本书,这本书对业务设计以及策略的制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
第三个坑
2020年初时,我们做了组织结构的调整,将原来的科层型组织,调整成流程型组织。然而,当我们按照新的组织结构运行起来之后,就出现了很多混乱。
直到我们上了汪瀛老师的课,才算彻底理解了背后的逻辑:不同的战略机会点,会有不同的业务设计;不同的业务设计,会有不同的价值创造流程;不同的价值创造流程,会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组织机构,对部门责任人的能力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却是用同样的流程,用同样的一拨人去服务不同的客户,就很容易出现混乱,导致组织效率低下。
还有,对人力评估不够,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结果就是干着干着,发现人手不足了,只能临时去招人,于是出现新人难上手,老人忙翻天,导致许多项目没顺利完成。
所以,制定年度行动计划后,要提前做好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预算,宁可多也不要少,并且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其实,回想起来,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组织团队参加了高维学堂的团队共学。
年初时,因为疫情无法按时复工,大家都呆在家里没事干。我们想这是团队提升能力的最佳时机。于是我们组织了线上学习。
我们在高维学堂购买了蒋博的《流程型组织15讲》、姚琼老师的《OKR敏捷绩效管理》,组织核心团队的人每天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复工之后,又开展《德鲁克有效管理20讲》的线上共学。(请点击超链接,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通过这段时间的共学,很短时间之内,就把学习氛围给营造出来了。从此以后,团队每个星期都会组织学习,并将学习任务列入季度的绩效考核。
过去一年,通过这种学习型组织的打造,我们取得了几点很好的效果。
第一,人才流失率大大降低,团队的凝聚力在不断增强。
以前我一直认为,薪酬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但是过去一年,我发现许多人的薪酬并没有提高多少,但因为公司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员工内心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组织的凝聚力大大提升。
比如,我们有一个年轻的仓库主管,虽然公司给他提供的待遇在市场上是略高的。然而,2019年他曾两次提出离职,都是我百般挽留后才留下来,可今年他就再也没提过。我还专门跑去问他是什么原因。
他说,因为自己在这里学到了知识,感觉到自己的成长。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其实在他这个年龄,需要的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学到知识,长本事,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现在他干得挺起劲的。
第二,人员的调整十分顺利。
以往我们做人员调整,是比较困难的。比如说,有一些职位比较高的人员,可能跟不上公司的发展了,需要调整他的职位,有的人直接就不干了,有的人虽然还留在这里,但是干得不情不愿的,也没什么动力。
但是,2020年我们做人员调整,却出奇的顺利。我们总结了一下,原因应该是大家的认知同频了。通过学习,员工明白这种人员调整,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基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当他们理解了,就顺利多了。
第三,团队的沟通效率大大提高,大家的默契越来越强。
这一点,其实也是因为学习了同样的知识,大家认知统一的缘故。
最后,再分享我的几点感受。
第一,战略的各个环节一定要达成全面的共识,否则会出现这种的员工不知道为什么要干的状态,导致这个名字的缺乏。
第二,从五看找战略机会点,到三定输出业务设计策略,再核心价值创造流程的设计、组织结构的调整、人才的匹配、培养和激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去都忽视,都有可能会带来损失。
第三,一定要去培养团队的学习习惯,要认知同频,打造好学习氛围。■
关于洗唰唰:
(扫码观看回放。)